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新型二硫代二吡咯四酮类杀菌剂—噻英菌酮

2025-01-23 14:17390

噻英菌酮(Dipymetitrone)最早是由壳牌公司于1967年合成的二硫代二吡咯四酮类化合物,2008年拜耳公司将其作为杀菌剂申请了专利,并由拜耳公司作为杀菌剂于2014年推出,据笔者了解,目前噻英菌酮在防治由疫霉属、轴霜霉属、黑星菌属、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圆核腔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都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同时还具有抵抗动物的体内寄生虫(特别是线虫类),以及其他杀虫活性。

 

目前噻英菌酮尚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其作用机理和杀虫活性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据了解,除拜耳外,巴斯夫对该类化合物也较为关注并已着手开发,对噻英菌酮以及对二噻英结构衍生物的研究对我国杀菌剂的自主创新和新化合物的研发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dipymetitrone

中文名称:噻英菌酮

化学名称:2,6-二甲基-1H,5H-吡咯并[3',4'5.6][1,4]二噻英并[2,3-c]吡咯-1,3,5,7(2H,6H)-四酮

分子式:C10H6N2O4S2

相对分子质量:282.296

CAS登录号:16114-35-5

 

结构式:

 

 

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未知

 

应用

 

应用作物:谷物(小麦、大麦、黑麦、黑小麦、高粱、燕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土豆、向日葵、菜豆、咖啡、甜菜、花生、油菜、罂粟、橄榄、椰子、可可树、甘蔗、烟草、蔬菜(例如番茄、黄瓜、洋葱和莴 )、草坪和观赏植物等。

 

推测防治病害(生测方向):疫病,如草莓疫病、马铃薯疫病;葡萄霜霉病、葡萄孢疫病、葡萄灰霉病、果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烟草赤星病、大麦网斑病、黄瓜炭疽病。

 

专利情况

 

2009年拜耳作物申请了噻英菌酮作为杀菌剂的化合物专利。2011年申请了制备专利。

 

化合物专利:

专利名称:USE OF DITHIIN TETRACARBOXIMIDES FOR TREAT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申请日期:2009-10-06

公开(公告)号:WO2010043319A1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拜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号:CN102186352B

 

制备专利:

专利名称: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THIIN-TETRACARBOXIMIDEN

申请日:2011-08-29

公开(公告)号:WO2012028588A1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中国专利号:CN103328483A

 

合成路线

 

最早的壳牌专利US3364229A、拜尔专利WO2010043319A1、拜尔专利WO2012028588A1,都描述了合成噻英菌酮的路线,即以琥珀酸酐(又名丁二酸酐)与甲胺为起始原料,经酰化、水解等3步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前景展望

 

噻英菌酮目前尚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更多的应用数据还有待披露,目前可知的是噻英菌酮在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优秀的开发潜力,同时在抵抗动物的体内寄生虫(特别是线虫类),以及拥有部分其他杀虫活性,甚至不乏对根结线虫也具有活性,噻英菌酮同时可作为先导化合物,为该类化合物在农业应用中确立研发方向,据悉拜耳将在加拿大和新西兰上市该有效成分的产品,但截止目前笔者未在该两个国家查询到登记数据。拜耳预计噻英菌酮的年峰值销售额将达1.50亿美元。

 

来源公众号:李祝明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氟吡菌酰胺、四氯虫酰胺等31个产品入选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
近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公示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31个产品符合《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要求进入名单。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08-156

华东理工科研团队创制出新型绿色杀螨剂″螺氟螨灵″
螨害是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在中国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曾奔赴上海、江西、重庆、安徽等多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精准靶向传统杀螨剂的三大核心痛点:害螨抗药性日益增强、药剂毒性危害

2025-08-1324

多杀菌素发酵与纯化工艺优化,产量和纯度显著提升
摘自:《山西化工》2025(03)作者:张小凤; 刘峰; 倪为贵(山东合成远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多杀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控。本文通过优化氧传递及智能补料策略,提高多杀菌素合成效率,采用EtOAc-AcN萃取结合HILIC层析,提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并结合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优化发酵参数,提

2025-08-1226

贵州大学携手东盟大学联盟成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链接全球植保方案创新生态
病虫害肆虐正对全球农业构成严峻挑战——每年导致约40%的作物产量损失,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与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显著加剧了病虫害的跨境传播风险。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跨国界、跨区域的协同行动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operation Orga

2025-08-1233

苯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卵菌纲病害及真菌病害防效显著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
苯酰菌胺是由罗门哈斯公司1993年开发的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于1998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公开。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等;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苯酰菌胺是第一个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β微管蛋白抑制剂。目前苯酰菌胺在中国的专利期已届满。产品简介英

2025-08-1133

草甘膦行业阶段性复苏、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上行
自去年7月国家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呈现出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的特点,到今年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相关行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健康方向发展。3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反内卷″专题会议召开,加强

2025-08-0746

精胺核心供应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至23,000元/吨
2025年7月28日,甘肃金色润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具精胺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现因国际市场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公司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对精胺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新供货价格23,000元/吨。精胺,通常指的是三氯硫磷,是合成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不可或缺的关键起始原料和中间

2025-08-0659

利民股份:即日起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产品售价再上调5%
2025年8月6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民股份″)发布关于代森锰锌系列产品调价告知函,称进入8月以来,由于叠加高温天气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代森锰锌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决定自8月6日起上调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的产品售价,上调幅度5%。资料显示,利民股份此前在2025年3月28日,就对包括代森锰

2025-08-0653

新型螺环季酮类杀虫/螨剂——螺甲螨酯,专利已逝、国内登记稀缺
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是由拜耳公司1999年开发的新型螺环季酮酸(具有环状酮-烯结构的氧代丁内酯)类杀虫/螨剂,是继螺螨酯和螺虫乙酯之后拜耳开发的又一螺环季酮结构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开发用于防治粉虱和叶螨,同时对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也有很好的兼治效果。01产品简介英文名称:spiromesifen中文名称:螺甲螨酯其

2025-08-0559

ISO农药命名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沈阳,沈化院担纲运行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通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他农业化学品通用名称技术委员会(ISO/TC 81)秘书处承担国,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秘书处承担单位。这是我国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也是首个落户辽宁省沈阳市的国际秘书处。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

2025-08-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