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多抗霉素产品工艺突破与产能提升:远大麦可罗等引领行业升级

2025-01-16 11:48380

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杀菌剂。这种肽嘧啶核苷类农用抗生素能够干扰病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使得菌体细胞壁无法正常合成。病菌芽管和菌丝一旦接触到多抗霉素,局部会膨大、破裂,细胞内含物溢出,致使病菌无法继续正常发育,最终走向死亡。

 

多抗霉素的剂型丰富多样,有不同浓度的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也有与其他活性成分复配的悬浮剂等。这些不同的剂型,为应对各种复杂的农业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适用范围上,多抗霉素堪称多面手,无论是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遭遇的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还是经济作物被烟草赤星病、茶树茶饼病等困扰,亦或是水果在成长中出现苹果斑点落叶病、草莓灰霉病,以及蔬菜苗期猝倒病、黄瓜霜霉病等,多抗霉素都能凭借自身的强大功效,有效应对,守护作物的健康生长。

 

多抗霉素:优势助力农业,劣势挑战并存

 

在农用抗生素广阔市场中,多抗霉素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与一些常见的农用抗生素相比,多抗霉素广谱性是一大优势。以井冈霉素为例,它主要对水稻纹枯病等少数病害具有特效,而多抗霉素对十多种作物病害防效显著。

 

多抗霉素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当药剂施用于作物表面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至各个部位,从而对整个植株起到保护作用。在防治果树病害时,药剂不仅能对喷施到的叶片、果实等部位起到杀菌保护作用,还能通过内吸传导,对未直接接触药剂的部位提供保护,防止病原菌的侵染 。与一些仅能在作物表面发挥作用的杀菌剂相比,多抗霉素的内吸传导性使其防治效果更持久,更全面,能有效降低病害复发的几率。

 

多抗霉素对人畜、环境和作物非常安全。在实际使用中,不易引发人畜中毒事故。在环境方面,多抗霉素对鱼及水生生物安全,对蜜蜂低毒,能降低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于作物而言,在作物苗期和花期使用多抗霉素,不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产品可以在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使用。

 

多抗霉素自身也存在不足。此类产品的持效期相对一些农药较短。在一些病害高发的环境中,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施药,才能持续保护作物免受病菌侵害。例如,在高温高湿,病害传播迅速的夏季,对于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多抗霉素可能需要每隔5-7天喷施一次,而部分新型杀菌剂的持效期可达到10-15天。此外,多抗霉素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也不能与酸性较强的农药混用,这一特性使其在农药混配方面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农户常希望将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多抗霉素的混配限制,使其在药剂选择和使用上受到一定制约。从成本价格来看,多抗霉素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成本等因素,使得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

 

近两年产品、产能新布局,引领行业再升级

 

在多抗霉素领域,创新与发展的浪潮从未停歇。近两年,远大麦可罗的新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其多抗霉素新产品发布,以及行业内相关产能布局的变动,都预示着该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

 

远大麦可罗新推出了多抗霉素产品疏亮。据麦可罗市场总监沈亚洲介绍,疏亮作为一款10%多抗霉素可溶粒剂,生产和检测标准远高于目前市面上的多抗霉素产品,其多抗霉素B含量更高,生物检测效价更高,药效更好,可溶粒剂剂型叶面果面无残留,与多种肥料混配性好,使用便捷。此外,以疏亮+″的模式组合使用,能够针对不同作物的病害特征,发挥协同作用。远大麦可罗正致力于多抗霉素产品资源的深度优化,秉持高标准原则对生产工艺与配方进行全方位改造,并探索生化结合的创新路径,针对不同作物的病害,以多抗霉素+″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复配,达到产品升级的目的。

 

从产品的升级优化来看,远大麦可罗在多抗霉素产品上不断深耕,而在产能布局方面,行业内近两年也有新动向。麦可罗拟改扩建生物农药原药及中间体项目,扩建完成后,其中34%多抗霉素原药产能将达到100/年。山东鲁抗拟投资5.6亿元新建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多抗霉素达200吨。

 

降本增效工艺创新

 

在多抗霉素的生产中,发酵工艺的创新对于降低成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不断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金色链霉菌的生长和多抗霉素的合成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营养套餐。麦可罗的专利发明显示[1],玉米粉、黄豆饼粉、饴糖等成分的合理搭配,以及 KHPO等无机盐的精确添加,能显著提升金色链霉菌的活力。改进的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含有特定比例的玉米粉、黄豆饼粉、饴糖、KHPONaClCaCO、消泡剂、(NH)SO,在这种精心调配的培养基中,多抗霉素的发酵产量得到了提升。此外对温度、pH值、溶氧量等条件的精准调控,为金色链霉菌营造了舒适生长环境,使其更好地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合成更多的多抗霉素。

 

优良菌种的选育更是为发酵工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基因。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科研人员能够筛选出高产、稳定的金色链霉菌菌株。一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菌株,其多抗霉素的产量相比原始菌株有了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

 

多抗霉素提取工艺的革新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意义非凡。[2] 超滤膜能够精准地拦截发酵液中的大分子杂质,如菌丝体,未用完的培养基等,只允许小分子的多抗霉素和部分杂质通过。而纳滤膜则进一步发挥作用,有效去除发酵液中的盐分、色素等小分子杂质,同时对多抗霉素进行浓缩,使得多抗霉素的纯度和浓度都得到显著提高。与传统的板框过滤、减压浓缩等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

 

在多抗霉素的发展历程中,剂型优化与创新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抗霉素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新剂型持续涌现。纳米制剂的研发,为多抗霉素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3] 纳米级别的多抗霉素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充分地与病菌接触,提高了药剂的吸附性。

 

未来前景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多抗霉素因其对人畜、环境和作物的高安全性,将在绿色农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研发创新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多抗霉素有望通过进一步的菌种选育和基因工程改造,提升其产量与性能,克服持效期短等劣势。剂型创新也将持续深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在市场层面,随着产能的扩张,如麦可罗和山东鲁抗等企业的项目落地,多抗霉素的市场供应将更加充足,规模效应有望降低其生产成本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农用抗生素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同时,随着疏亮 +″ 等创新应用模式的推广,多抗霉素与其他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将得到更深入的挖掘,为不同作物病害防治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

[1] 麦可罗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多抗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

[2] 国知局:一种提高多抗霉素发酵液的分离与纯化过程收率方法与流程(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202211705568.html

[3]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20170280712A1/en

 


来源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氟吡菌酰胺、四氯虫酰胺等31个产品入选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
近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公示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31个产品符合《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要求进入名单。2025年第二批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08-156

华东理工科研团队创制出新型绿色杀螨剂″螺氟螨灵″
螨害是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在中国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曾奔赴上海、江西、重庆、安徽等多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精准靶向传统杀螨剂的三大核心痛点:害螨抗药性日益增强、药剂毒性危害

2025-08-1323

多杀菌素发酵与纯化工艺优化,产量和纯度显著提升
摘自:《山西化工》2025(03)作者:张小凤; 刘峰; 倪为贵(山东合成远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多杀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控。本文通过优化氧传递及智能补料策略,提高多杀菌素合成效率,采用EtOAc-AcN萃取结合HILIC层析,提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并结合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优化发酵参数,提

2025-08-1225

贵州大学携手东盟大学联盟成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链接全球植保方案创新生态
病虫害肆虐正对全球农业构成严峻挑战——每年导致约40%的作物产量损失,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与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显著加剧了病虫害的跨境传播风险。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跨国界、跨区域的协同行动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operation Orga

2025-08-1233

苯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卵菌纲病害及真菌病害防效显著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
苯酰菌胺是由罗门哈斯公司1993年开发的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于1998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公开。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等;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苯酰菌胺是第一个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β微管蛋白抑制剂。目前苯酰菌胺在中国的专利期已届满。产品简介英

2025-08-1133

草甘膦行业阶段性复苏、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上行
自去年7月国家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呈现出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的特点,到今年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相关行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健康方向发展。3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反内卷″专题会议召开,加强

2025-08-0746

精胺核心供应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至23,000元/吨
2025年7月28日,甘肃金色润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具精胺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现因国际市场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公司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对精胺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新供货价格23,000元/吨。精胺,通常指的是三氯硫磷,是合成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不可或缺的关键起始原料和中间

2025-08-0658

利民股份:即日起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产品售价再上调5%
2025年8月6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民股份″)发布关于代森锰锌系列产品调价告知函,称进入8月以来,由于叠加高温天气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代森锰锌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决定自8月6日起上调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的产品售价,上调幅度5%。资料显示,利民股份此前在2025年3月28日,就对包括代森锰

2025-08-0653

新型螺环季酮类杀虫/螨剂——螺甲螨酯,专利已逝、国内登记稀缺
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是由拜耳公司1999年开发的新型螺环季酮酸(具有环状酮-烯结构的氧代丁内酯)类杀虫/螨剂,是继螺螨酯和螺虫乙酯之后拜耳开发的又一螺环季酮结构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开发用于防治粉虱和叶螨,同时对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也有很好的兼治效果。01产品简介英文名称:spiromesifen中文名称:螺甲螨酯其

2025-08-0558

ISO农药命名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沈阳,沈化院担纲运行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通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他农业化学品通用名称技术委员会(ISO/TC 81)秘书处承担国,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秘书处承担单位。这是我国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也是首个落户辽宁省沈阳市的国际秘书处。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

2025-08-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