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农药》2025(03)
作者:钟福贵; 杨吉春; 李志念; 杨慧鑫; 关爱莹(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卵菌病原菌是引起许多农作物病害的重要病菌之一,因其在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而得名,卵菌病原菌具有菌种种类多(目前发现的卵菌类病原菌已超过700种)、生存方式多样、对寄主破坏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它们主要通过干扰和破坏寄主细胞的免疫反应系统,来引发农作物的毁灭性病害,每当病害暴发时都会给全球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在卵菌引起的病害中尤以霜霉病和疫病最难防治。因此针对霜霉病和疫病的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唑吡氨酯是由大日本墨水公司发现、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新型四唑肟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picarbutrazox,分子式C20H23N7O3,相对分子质量409.442,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四唑吡氨酯可通过抑制病菌细胞膜的形成、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减少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的数量,来防治卵菌纲病害霜霉病和疫病,例如假霜霉属、盘霜霉属、疫霉属、腐霉属等病害。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四唑吡氨酯归类为作用机制不明的U17类别,研究表明四唑吡氨酯具有全新作用机制,且与Qo I和苯酰胺类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

图1 四唑吡氨酯的化学结构式
经检索四唑吡氨酯的专利合成方法主要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拜耳公司发布,其合成方法可归纳为2部分:1)关键中间体(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甲酮肟(M)的合成,2)四唑吡氨酯的合成。
关键中间体(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甲酮肟(M)的合成路线主要有3条,分别以苯乙酮(1)、苯甲酰氯(2)、2-氧代-2-苯基乙酸甲酯(3)为起始原料,见图2。首先3个原料经不同的反应路线合成共同中间体N-甲基-1-氯-2-氧代-2-苯基乙酰亚胺(4),再与叠氮化钠发生合环反应,得到1-甲基-5-苯甲酰基四唑(5),而后中间体5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中间体M。

图2 中间体M的合成
四唑吡氨酯的合成方法可归纳为3种(见图3):
1) 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甲酮肟(M)和2-溴甲基-6-((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啶(7)直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合成四唑吡氨酯[6-7];
2) 中间体M与R基取代的2-溴甲基-6-((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R取代的四唑吡氨酯,最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掉R基团得到四唑吡氨酯;
3) 中间体M与吡啶的几种衍生物首先合成中间体9,最后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四唑吡氨酯。

图3 四唑吡氨酯的合成方法
经过上述文献总结和实验探索,本研究以苯乙酮(1)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1-甲基-5-苯甲酰基四唑(5),中间体5与盐酸羟胺合成(1-甲基-1H-四唑-5-基)(苯基)甲酮肟(M),中间体M再与2-溴甲基-6-((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啶(7)进行反应合成四唑吡氨酯,合成路线见图4。

图4 本研究的四唑吡氨酯合成路线
本研究对四唑吡氨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检索和总结,并选择一条适合实验室操作的方法,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制得四唑吡氨酯,通过核磁和质谱验证了其结构。
表1 室内杀菌活性数据

本研究还对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卵菌纲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在有效成分为1.56 mg/L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防效均可达到98%。该化合物结构和作用机制新颖,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来源: 农药-CNKI
多杀菌素发酵与纯化工艺优化,产量和纯度显著提升
摘自:《山西化工》2025(03)作者:张小凤; 刘峰; 倪为贵(山东合成远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多杀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控。本文通过优化氧传递及智能补料策略,提高多杀菌素合成效率,采用EtOAc-AcN萃取结合HILIC层析,提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并结合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优化发酵参数,提
2025-08-122
贵州大学携手东盟大学联盟成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链接全球植保方案创新生态
病虫害肆虐正对全球农业构成严峻挑战——每年导致约40%的作物产量损失,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与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显著加剧了病虫害的跨境传播风险。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跨国界、跨区域的协同行动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operation Orga
2025-08-122
苯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卵菌纲病害及真菌病害防效显著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
苯酰菌胺是由罗门哈斯公司1993年开发的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于1998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公开。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等;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苯酰菌胺是第一个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β微管蛋白抑制剂。目前苯酰菌胺在中国的专利期已届满。产品简介英
2025-08-117
草甘膦行业阶段性复苏、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上行
自去年7月国家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呈现出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的特点,到今年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相关行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健康方向发展。3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反内卷″专题会议召开,加强
2025-08-0726
精胺核心供应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至23,000元/吨
2025年7月28日,甘肃金色润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具精胺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现因国际市场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公司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对精胺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新供货价格23,000元/吨。精胺,通常指的是三氯硫磷,是合成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不可或缺的关键起始原料和中间
2025-08-0636
利民股份:即日起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产品售价再上调5%
2025年8月6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民股份″)发布关于代森锰锌系列产品调价告知函,称进入8月以来,由于叠加高温天气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代森锰锌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决定自8月6日起上调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的产品售价,上调幅度5%。资料显示,利民股份此前在2025年3月28日,就对包括代森锰
2025-08-0634
新型螺环季酮类杀虫/螨剂——螺甲螨酯,专利已逝、国内登记稀缺
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是由拜耳公司1999年开发的新型螺环季酮酸(具有环状酮-烯结构的氧代丁内酯)类杀虫/螨剂,是继螺螨酯和螺虫乙酯之后拜耳开发的又一螺环季酮结构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开发用于防治粉虱和叶螨,同时对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也有很好的兼治效果。01产品简介英文名称:spiromesifen中文名称:螺甲螨酯其
2025-08-0539
ISO农药命名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沈阳,沈化院担纲运行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通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他农业化学品通用名称技术委员会(ISO/TC 81)秘书处承担国,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秘书处承担单位。这是我国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也是首个落户辽宁省沈阳市的国际秘书处。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
2025-08-0445
FAO发布2023全球农药用量数据:总用量372.8万吨趋稳,区域差异显著
2025年7月15日,FAO官网上发布了世界各国/地区的2023年农药用量数据。2023年全世界农药总用量3728162吨。世界各国农药用量2023年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20个国家分别为:巴西(用量为800652吨,占总用量的21.48%),美国(用量为429501吨,占总用量的11.52%),印度尼西亚(用量为294935吨,占总用量的7.91%),阿根廷(用量
2025-08-0446
清原专利杀虫剂氯虫啶获ISO临时通用名,新一代水稻杀虫解决方案即将登场
日前,清原自主创制的全新专利化合物Flupymezotiaz(氯虫啶)获ISO临时通用名。CAS REG. No:3060345-81-2中文化学名称:1-((2-氯噻唑-5-基)甲基)-3-(3-(5-氟嘧啶-2-基)苯基)-9-甲基-4-氧代-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IUPAC NAME:1-[(2-chlorothiazol-5-yl)methyl]-3-[3-(5-fluoropyrimidin-2-yl)phenyl]-9-methyl-
2025-08-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