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3.4)上在线发表题为″Polysaccharide gel beads co-loaded with yeast and insecticide for sustainable and targeted control of subterranean pests via attract-and-kill strateg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蛴螬远距离定位寄主植物的通讯化合物CO2,研发了同步缓释诱杀蛴螬的CO2+CLO(噻虫胺)胶囊,显著提升了对蛴螬的防控效率与精准性,为地下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策略。
蛴螬是花生、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以植物地下根部为食,直接导致植物死亡或生长受阻,还会间接引发土传病害,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蛴螬在土壤中隐蔽为害,现有化学农药难以有效接触到虫体,防效有限。同时,农药的大量施用易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危害,亟需创新型防控策略。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CO2作为蛴螬定位作物根部的重要引诱信号,能够引导蛴螬寻找寄主植物。据此,团队利用诱杀策略,研制一种能够同步释放CO2和杀虫剂的复合体系,以实现对地下害虫的精准引诱和高效防控。

本研究通过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和钙离子的交联反应,构建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噻虫胺(CLO)共包载的诱杀胶囊(CO2+CLO@CAG)。其中,酵母代谢酶解后的淀粉释放CO2,模拟植物根系产生的CO2梯度引诱蛴螬,噻虫胺则用于直接杀灭被引诱的蛴螬。研究表明,诱杀胶囊能够连续释放CO2至少35天,并有效引诱20厘米半径范围内蛴螬。
在室内诱杀实验中,相较于花生幼苗,胶囊对蛴螬表现出显著更强的引诱作用。此外,胶囊有效缓解了噻虫胺对花生幼苗的植物毒性,依托海藻酸钙和CO2作为生物肥料显著促进根系发育。田间试验结果显示,CO2+CLO@CAG胶囊的害虫防治效率达到86.05%,显著高于商业噻虫胺颗粒剂的62.79%。此外,该诱杀体系具有优异的普适性,与8种商业杀虫剂中的6种表现出较好的兼容性,进一步验证了多糖载体和多种杀虫剂的共包载能力。
本研究成果表明,CO2+CLO@CAG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地下害虫靶向治理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为地下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5044869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华东理工科研团队创制出新型绿色杀螨剂″螺氟螨灵″
螨害是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在中国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曾奔赴上海、江西、重庆、安徽等多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精准靶向传统杀螨剂的三大核心痛点:害螨抗药性日益增强、药剂毒性危害
2025-08-1332
多杀菌素发酵与纯化工艺优化,产量和纯度显著提升
摘自:《山西化工》2025(03)作者:张小凤; 刘峰; 倪为贵(山东合成远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多杀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控。本文通过优化氧传递及智能补料策略,提高多杀菌素合成效率,采用EtOAc-AcN萃取结合HILIC层析,提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并结合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优化发酵参数,提
2025-08-1230
贵州大学携手东盟大学联盟成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链接全球植保方案创新生态
病虫害肆虐正对全球农业构成严峻挑战——每年导致约40%的作物产量损失,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与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显著加剧了病虫害的跨境传播风险。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跨国界、跨区域的协同行动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国际植物保护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operation Orga
2025-08-1241
苯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卵菌纲病害及真菌病害防效显著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
苯酰菌胺是由罗门哈斯公司1993年开发的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于1998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公开。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等;对葡萄霜霉病有特效,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苯酰菌胺是第一个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β微管蛋白抑制剂。目前苯酰菌胺在中国的专利期已届满。产品简介英
2025-08-1137
草甘膦行业阶段性复苏、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上行
自去年7月国家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呈现出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的特点,到今年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再次提出″反内卷″竞争,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相关行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健康方向发展。3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反内卷″专题会议召开,加强
2025-08-0750
精胺核心供应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至23,000元/吨
2025年7月28日,甘肃金色润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具精胺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现因国际市场波动及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公司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对精胺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新供货价格23,000元/吨。精胺,通常指的是三氯硫磷,是合成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磷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不可或缺的关键起始原料和中间
2025-08-0663
利民股份:即日起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产品售价再上调5%
2025年8月6日,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民股份″)发布关于代森锰锌系列产品调价告知函,称进入8月以来,由于叠加高温天气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代森锰锌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决定自8月6日起上调代森锰锌原药及相关制剂的产品售价,上调幅度5%。资料显示,利民股份此前在2025年3月28日,就对包括代森锰
2025-08-0658
新型螺环季酮类杀虫/螨剂——螺甲螨酯,专利已逝、国内登记稀缺
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是由拜耳公司1999年开发的新型螺环季酮酸(具有环状酮-烯结构的氧代丁内酯)类杀虫/螨剂,是继螺螨酯和螺虫乙酯之后拜耳开发的又一螺环季酮结构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开发用于防治粉虱和叶螨,同时对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也有很好的兼治效果。01产品简介英文名称:spiromesifen中文名称:螺甲螨酯其
2025-08-0563
ISO农药命名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沈阳,沈化院担纲运行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通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他农业化学品通用名称技术委员会(ISO/TC 81)秘书处承担国,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秘书处承担单位。这是我国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也是首个落户辽宁省沈阳市的国际秘书处。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杀虫剂和其
2025-08-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