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用抗生素创新任务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2)上发表了题为″Chitosan-derived nanoemulsion enriched with Streptomyces metabolites for target control of tobacco leaf spot, enhanced foliar retention and plant nutrition″ 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开发了一种基于链霉菌代谢产物与壳聚糖衍生物的纳米乳,不仅高效防治烟草靶斑病,同时能显著增强烟草的抗逆性、增强植物营养,展现出纳米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潜力。
烟草靶斑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引起,近年来持续暴发且蔓延迅速,已成为制约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长期以来,化学杀菌剂被广泛用于该类病害的防治,但过度使用引发的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构建高效、环境友好的病害防控体系,已成为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链霉菌能够产生多种抗菌代谢产物,在生物防治领域展现出重要潜力。该团队成功筛选获得一株对烟草靶斑病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链霉菌S83。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链霉菌代谢产物与壳聚糖衍生物的复合纳米乳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基纳米乳可借助纳米协同效应及其与叶面的相互作用,显著降低液滴表面张力、增强润湿性能并抑制水分蒸发。经模拟雨水冲刷后,纳米乳液展现出优异的叶面附着能力,其叶片沉积率可达发酵液的2.3-2.7倍。初步生理分析显示,该纳米乳能够激活烟草植株的抗氧化酶系统,并影响生物碱的积累,具有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潜力。在防治效果方面,纳米乳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高达72.97%,显著优于单纯发酵液处理(57.28%)及商品化井冈霉素水剂(57.52%)。本研究不仅为烟草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新型微生物资源与制剂策略,也进一步揭示了纳米技术与生物农药在真菌病害综合治理中的协同潜力。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510759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