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神农大模型3.0。这是目前全国覆盖农业学科和场景最全的大模型,具备农业知识问答、生产决策推理等功能。中国农大介绍,该模型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算力需求,相当于降低了″AI(人工智能)农业专家″的应用门槛。
″接下来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是否会影响玉米收割?″″周末可能会有一场小雨,在收割前做好防雨防潮准备,以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神农大模型3.0也可以实现有问必答,帮助农场感知区域小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情况。此前,这个大模型就融合了知识图谱、向量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及智能装备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回答的准确率,缓解了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幻觉″诟病问题,提升现代农业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效率。3.0版本支持断网运行,更好地确保农业数据不出本地,提升数据隐私与作业安全性。
神农大模型1.0于2023年12月29日发布,随后经历迭代升级。目前,大模型已覆盖育种、种植、养殖、农业遥感及气象等多个农业应用场景,支持多模态交互,实现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的综合分析。中国农大介绍,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农民更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升级到3.0版本后,大模型实现了″小体积、高智能、低成本″,推动农业AI从″能用″向″好用、普惠″的跃升,显著增强了复杂任务推理能力,大幅度降低部署门槛。
中国农大介绍,大模型以″神农″命名,是对神农氏这一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祖的致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未来,该校还将持续对大模型开展研发升级,让它在更大范围内普惠落地。
来源: 公众号:神农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