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正达正式在巴西上市VICTRATO®种子处理剂,活性成分为三氟吡啶胺,专为应对巴西日益严峻的线虫压力而开发。根据先正达与农业咨询机构Agroconsult及巴西线虫学会联合收集的数据,全国超过90%的土壤样本检出线虫,大豆生产系统因此遭受的年均经济损失高达约277亿雷亚尔(约合51.71亿美元),显著侵蚀产区盈利能力。

VICTRATO®是先正达在巴西推出的第二款三氟吡啶胺产品,通过内吸传导机制,在幼苗发育阶段同时防控地下线虫种群与早季叶面病原体复合物。该制剂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及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等多种线虫均具活性,并兼顾对白粉病(powdery mildew)、叶斑病(septoria leaf spot)、靶斑病(target spot)、叶枯病(Ramularia leaf blight)及根腐病(Bipolaris leaf spot)等早期叶部病害的防效。
此外,其对土传真菌病原如镰刀菌属(Fusarium spp.)、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亦能提供控制,除了预防措施外,这些疾病的管理选择有限。


在戈亚斯州与马托格罗索北部开展的验证试验中,使用VICTRATO®处理的区块平均每公顷产量较常规种子处理方案提高5.4袋(约324公斤/公顷),增幅相当于基准产量的8%–10%。先正达巴西种子护理业务市场经理指出,试验结果体现了VICTRATO®通过地上地下全面保护,提升产量上限并保持作物遗传潜力的能力。产量提升主要归因于线虫损害减少、根系发育更充分、水肥获取能力增强,以及苗期病害压力降低使关键建立阶段叶片损失减少。
先正达表示,VICTRATO®环境兼容性良好,对有益昆虫及传粉者无不利影响,可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与巴西大豆种子常用的芽孢杆菌、木霉及根瘤菌接种剂等生物种子处理产品兼容。与生物制剂的混配适应性已成为商业必需,受农艺表现与可持续营销诉求双重驱动,巴西生物种子处理应用快速扩张。
VICTRATO®的上市体现出先正达每年约20亿美元用于作物保护与种子技术研发的投资规模,随着该产品的加入,三氟吡啶胺在巴西的市场布局进一步扩大,并有望通过作用机理多样性服务于抗性管理策略。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