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讯 — 在近期由CropLife India举办的一场全国会议上,一个关键问题被提出:在养活世界的故事中,农药是反派、英雄,还是仅仅是替罪羊?这场辩论正处于印度雄心勃勃的农业转型之旅的核心,这一使命对于实现其国家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印度已经历了从粮食短缺国到自给自足的非凡转变。正如印度农业部长什里·希夫拉杰·辛格·乔汉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的:″从粮食短缺和依赖进口的日子,印度如今已变得自给自足,并成为新兴的出口国——农业在最近几个月增长了10%。″
然而,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在逼近。到2050年,人口预计将达到17亿,确保粮食和营养安全的压力巨大。″对我来说,农民是我们国家的灵魂,″乔汉部长强调,并指出近一半人口依赖农业,且通常耕种着不到两英亩的土地。″要实现5万亿美元的经济目标,我们必须提高每公顷的生产力,拥抱新技术,并将研究转化为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方案。″
作物保护的认知与现实
会议的一个核心议题是该行业与公众认知的斗争。所呈现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CropLife India主席兼Crystal Crop Protection董事总经理Ankur Aggarwal分享了一个惊人的统计数据:″印度的农药使用量仅为每公顷400克,而全球平均水平是8000克。这证明了印度农民是高效的,而非过度使用。″
尽管使用量如此之低,该国每年仍因病虫害损失价值2万亿卢比的作物。这一现实构成了该行业的核心叙事:作物保护产品不是毒药,而是必需的工具。
″作物保护是植物的医药——没有它,农民将面临严重损失,″Syngenta India的董事总经理Susheel Kumar断言。这一观点得到了Bayer CropScience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Simon Wiebusch的呼应,他表示:″农药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农民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使用它们,这确保了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
前行之路:监管、创新与农民赋能
根据政府和行业领袖的阐述,前进的道路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
1、更智能的监管: 中央杀虫剂委员会和注册委员会秘书Subhash Chand博士谈到了在营商便利与安全保障(特别是针对进口再出口部门)之间取得平衡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印度农业专员P. K. Singh博士强调,″数字化将是其未来的关键——从人工智能赋能的监管流程到统一的中央与各邦法律。″
2、可持续性与科学引领的创新: 未来不仅仅关乎化学农药。PPV&FRA主席Trilochan Mohapatra博士强调,需要通过″负责任的使用、强有力的监管和科学引领的创新来平衡生产力与可持续性。″这包括大力推动综合解决方案。正如Corteva Agriscience India的董事总经理Subroto Geed所说:″农民需要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生物制剂、成熟的化学产品以及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的清晰沟通,以建立信任。″
3、在基层赋能农民: 最后,或许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支柱,是实地培训。″更大的挑战在于零售商的激励:他们必须引导农民进行正确、合理的使用,″北方邦农业联合主任T. M. Tripathi说。这一点,加上标准化无人机应用和确保价格透明度,被视为创造更公平生态系统的关键。
共识是明确的:印度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和一个1万亿美元农业强国的雄心,与其保护收成的能力密不可分。通过围绕科学重新构建叙事,赋能其数百万小农户,并建立一个现代化、响应迅速的监管框架,印度的目标不仅是养活自己,更要在可持续农业方面树立全球标杆。
全球视野下的印度农业雄心
印度作物保护行业的战略定位与国家宏观愿景紧密相连。行业数据显示,印度已是全球第四大作物保护产品生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年出口额达近4万亿卢比。这一产业实力正服务于更宏大的国家目标。
在讨论中,多位行业领袖强调,印度将充分利用其全球制造业枢纽地位,通过持续研发创新,致力于为印度乃至全球市场提供解决方案,树立可持续作物保护的全球标杆。与此同时,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国际合作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机遇。
这些努力都被置于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内。无论是"Viksit Bharat 2047"(2047年发达印度)的远景规划,还是实现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中期目标,农业部门都被赋予重要使命——建成1万亿美元农业经济。在这一宏伟蓝图下,作物科学行业被视为实现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推动力。
通过将产业升级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印度正探索一条既确保本国粮食安全,又在全球农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特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