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相关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并发布了甜菜、棉花和甘蔗三种经济作物的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这些指导意见针对作物生长关键期的管理需求,提出了详尽的措施安排,其中病虫害防控是确保作物丰产提质的关键环节。
甜菜后期病虫害防控
甜菜生长后期是块根及糖分增长的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控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害防治方面,重点防控褐斑病、根腐病和白粉病。应密切关注病情预警信息,提早预防。
防治褐斑病可喷施多菌灵、三苯基乙酸锡、多抗霉素等;防治根腐病可采用多菌灵或噁霉灵灌根,并及时拔出病株,避免扩散;防治白粉病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
虫害防控方面,重点防控蚜虫、甜菜夜蛾和甘蓝夜蛾。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等;防治甘蓝夜蛾使用一般杀虫药剂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甜菜夜蛾出现抗药性时,应注意调换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棉花后期病虫害防控
棉花生长后期是产量形成与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病虫害多发期。根据棉区不同,防控策略也有所差异。
西北内陆棉区要加强监测铃病等主要病害,可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或代森锰锌等进行喷雾防治。
提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方法防治棉叶螨、棉蓟马、白粉虱等。
黄河流域棉区重点防治棉盲蝽、甜菜夜蛾等,实施统防统治。棉铃虫若百株幼虫数超过10头,应及时用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进行防治。
长江流域棉区重点防治烟粉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害虫,结合使用生物食诱、性诱及生物源农药等做好病虫综合防治。
防治烟粉虱可用联苯菊酯、螺虫乙酯等;棉铃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茚虫威、氟铃脲等。
甘蔗中后期病虫害防控
甘蔗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并发为害的高峰期,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积累。
防控重点是螟虫、蓟马、梢腐病、褐条病、锈病、褐斑病等多种病虫害。
对于梢腐病、褐条病、赤腐病和锈病等病害,在发病严重的蔗田可采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等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对于主要虫害,螟虫和粘虫可选用含有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双等有效成分的农药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蓟马和绵蚜发生严重的蔗田,应及时消灭蔗田中的发虫中心,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或抗蚜威等进行叶面喷施防治。
针对病虫多、并发为害的情况,提倡科学复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沉降助剂″,采用植保无人机或机动高压喷雾器等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施药应选择早上10点之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因台风等原因导致连片倒伏的蔗田要尤其注意鼠害防控。
附件:
2025年甜菜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棉花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5年甘蔗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 全国农技推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