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害是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在中国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鉴于此,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曾奔赴上海、江西、重庆、安徽等多地深入调研,通过与农户交流,精准靶向传统杀螨剂的三大核心痛点:害螨抗药性日益增强、药剂毒性危害生态环境、高昂成本加重农民负担。
研究团队利用AI辅助农药分子设计,在分子中创新性引入三氟甲硫基,合成了数百个化合物,进行了超过300次实验筛选,最终成功研发出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型杀螨剂(暂定名为″螺氟螨灵″),实现了三大技术飞跃:杀螨效力显著跃升,其杀螨活性,尤其是对抗性害螨的活性,比现有主流商品化药剂高出160余倍;生态安全性优异,对哺乳动物以及鱼类、蜜蜂等非靶标生物表现出低毒性,环境相容性高;生产工艺颠覆创新,团队开发出高效的″一步取代反应″工艺,大幅简化生产流程,显著降低成本。
据介绍,团队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5篇SCI论文,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充分奠定了其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的理论基础。该项目的巨大潜力也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得到了验证,荣获上海市金奖。目前,团队正与农药企业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
团队负责人吴懿涵表示,未来期望能将″螺氟螨灵″推广至全国更多农田,切实帮助农民高效防控螨害、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农药减量增效战略。
资料显示,长期以来华东理工大学绿色农药创制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相继创制了哌虫啶和环氧虫啶,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成为中国自主创制杀虫剂的标志性成果。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