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农药》2025年7月
作者:桂晓东, 钟福贵, 杨慧鑫, 等(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Bifemetstrobin是由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开发代号为 S-2326。其结构中包含了strobilurin 类杀菌剂的标志性结构—甲氧基丙烯酸酯侧链(见图1),因此推测其作用机制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类同。但bifemetstrobin 的甲氧基丙烯酸酯侧链与苯环的连接与传统的 strobilurin 类有显著不同,它不是与苯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氧原子来连接。
图1 Bifemetstrobin的创制经纬
该类化合物的创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7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重要开发者之一的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ICI)在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研究过程中合成了通式I和通式II 两类化合物,通过对通式I类化合物的优化研究捷利康(原 ICI 制药和农化业务,现属于先正达)成功开发了第一个带有传统甲氧丙烯酸酯侧链的嘧菌酯;在对通式 II 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并未发现活性比通式I更优的化合物。随后在 20世纪90 年代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以及住友化学株式会社都开始了对通式II类化合物的进一步优化,并且他们都研究了对甲氧丙烯酸酯间位进行取代的通式 III化合物,尤其是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在甲氧丙烯酸酯的邻位固定了甲基,通过对甲基对位的基团进行变化,从而发现了具有优异杀菌活性的化合物bifemetstrobin。
Bifemetstrobin在2024年公布通用名以来尚未有文献报道其生物活性,因此为探索该化合物的具体的生物活性情况并为该类化合物的优化提供指导,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以2-甲基-5-溴苯酚为起始原料经 4 步反应合成了 bifemetstrobin(图2 所示),并在温室对其进行杀菌活性测试。
图2 Bifemetstrobin的合成
结论:
通过对 bifemetstrobin 相关文献的总结初步探索了其合成,以 2-甲基-5-溴苯酚为起始原料,经 4 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和高分辨液相质谱 确定其结构,对后续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步室内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bifemetstrobin 对水稻纹枯病、玉米锈病均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尤其 是对玉米锈病杀菌活性突出。与传统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相比,其杀菌谱相对较窄,对玉米锈病的防治效果也低于嘧菌酯。然而,bifemetstrobin仍然被开发和研究,这表明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尽管目前尚未有文献明确报道其作用机理,但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传统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类似,不过其作用位点可能有所不同。此外,推测它可能与四唑菌酮(metyltetraprole)具有类似的特点,能够对传统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靶标有效。如果未来对该类化合物的优化研究能够拓宽其杀菌谱,那么其市场潜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 农药-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