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农资行业绩效考核的思考:避免内卷,在挑战与机遇中寻求共赢

2024-08-29 21:011660

烟雨江南,凉风悠悠,在这农资盛夏的季节给行情揉碎了市场,揉碎了心。夏至时节,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行皆狼狈,谁怕?又到了半年总结的日子,几人欢喜几人忧,摆在所有打螺丝人面前的是半年度绩效考核,在卷不动的行情下规避让绩效考核成为一场内卷是每个管理者思考的原点。


看到锣鼓喧天的半年总结仪式,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犒劳安排;看到了曾经不吸烟的外企高管,压力大了开始吸烟;看到了头部农化企业高管年终考核负数从公司开始借钱过年;也看到了打螺丝人满脸的求生欲望。目标达成率、同期增长率、大品达成率、推广活动完成率、新市场开发、末位淘汰,还有一些可能违人心的考核:360度全面环评、KPI、OKR。各项绩效考核不断刺激着每一位打螺丝人的神经,这两年也看到了很多绩效考核无效了,主要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老板的理想和现实市场差距太大,发现新来的团队还不如考核走的上一批老员工,结果也只能扪着心认了。农资的江湖在打打杀杀中,也没有淘汰了太多老油子,考核的江湖是人情世故,更是田间地头的表演作秀。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秀的。绩效考核说白了就是全员演戏,管理层喜欢什么风格,大家就配合演什么风格,考核如戏,全靠演技,角色扮演是除掉基层技术服务之外的重要工作。最终的出现的是:干的不如看的,看的给干的找毛病,最终混的风生水起的都是玩人际关系角色扮演的成功者。考核动作变形了,最终不是躺平就是运气好躺赢。


绩效考核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农资企业考核看内部文化、老板的管理风格。过于苛刻,让员工内斗内耗,陷入内卷;但过于宽松,又容易滋生腐败,工作散漫,毫无斗志。绩效考核在今年的农资下行的环境下,我们要的是绩、还是销,绩是市场占用率,没有销量,没有江湖地位;没有效益,没有创新发展。绩效考核为的是从市场抢更多的份额,而不是在内部分存额。


绩效考核机制,让全员聚焦于做大蛋糕,不是抢和分蛋糕?如何保持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后台支持体系的协同性,上下同心的凝聚性,向着共同的富裕目标拼搏进取?


一、建立信任的考核机制:自我的直接绩效:你对团队、市场和客户销售额的关键个人业绩,即员工直接的贡献;你对他人成功的贡献,即员工对他人的助攻有多少;你借助了别人多少帮助让你的结果更好,即员工从他人处得到的帮助有多少。如果全员都愿意去帮助他人来提升绩效,跨部门协同赢得市场机会,这样的协同向心力抢一些市场机会,特别是今年市场的一些个性化小订单,拼的就是内部信任,高效率的团队作战。我们有个同行企业产品经常在市场出现各种奇葩问题,团队有抱怨,但有解决。市场部策划的产品有问题、生产质量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帮忙,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损失最小,虽然我们的产品不够好,但我们团队解决能力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信任,我们要打造这种团队状态,这就是通过建立信任的考核机制的价值。


二、简化考核结果导向的公平机制:直销、微商激发了很多财富梦的人,唯一的动力就是:当天看到挣到的钱;刷单被骗的也是当单给钱的诱惑,刷单再赚它提不了现终结了很多想快富的人的梦。我们在做提成方案的时候,如果通过OA能看到每天报单发货可以提成的收入,每天的动力会很大。当下行业主流的考核大多数用:田园系的大包、半包,瑞诺系的积分,外企的多少个月的年薪。我们用业绩提成责任结果为导向占比70%+为公司发展战略贡献占比30%的设计的差异化管理。打开天窗说亮话是公平机制的基础,公司层面通过帮助基层员工能达成业绩,重视聆听业务人员的实际困难和心声,重视问题解决。管理者眼睛向下,通过公平的考核激发凝聚力。


三、力出一孔一杆枪的激励考核机制:分配解决人性的自私,用考核解决人性的懒惰,用晋升解决人性的虚荣,用激励解决人性的驱动力。激励考核要形成一种共同的奋斗精神: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今年的市场考核划分特别难:按照作物分、按照行政地域分、按照客户辐射范围分、按照管理能力服务半径分、按照线上线下电商影响市场分。仅靠各自的饥饿感来牵引团队成长,往往会因为大家都只顾自身利益而产生新的问题,团队间、团队成员间更多的是内部斗争,而非团队合作。只有通过考核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贡献和为农户创造的价值来引导他们共同做大蛋糕而不是只是分蛋糕,挤掉个人贡献的″水分″,满足个性的业务员情绪价值,在业务团队、管理团队间形成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股权激励考核把利益捆绑在一起,减少隔阂、相互成全。


绩效考核是为了增长服务,做大蛋糕。我们通过资源增长、内生增长,减少企业的隐形成本:决策、试错、沟通、沉默成本。市场引领、共同缔造业绩的有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量体裁衣″提升全体人员考核的″精准性″,力求通过指标差异化设置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使考核体系更趋合理化、人性化。用数字说话、拿结果支撑、凭实绩用人。真正让能下田的实干者实惠、能担当啃硬市场吃苦者吃香。纾困,激活当下全体一池春水,取得力出一孔一杆枪的胜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渠道创新与价格波动下广西农药市场的新趋势调研
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种类丰富,糖料蔗、园林水果、秋冬菜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也使得广西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成为农药使用大省。广西农药市场在庞大的需求基础上,既面临着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也迎来了产业升级、渠道创新等发展机遇。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农户,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2025-07-0735

农心作物公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产时间
2025年6月27日,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心作物″)发布公告,调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绿色农药制剂智能数字化工厂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基于谨慎性原则,同时根据技改项目的建设进度、机器设备等试运行情况、项目预验收和正式验收的工作安排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公司

2025-06-2780

国际粮商路易达孚青岛投建新厂,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6月26日,路易达孚集团在山东青岛启动新建食品科技产业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深化其在中国市场的下游业务布局。该项目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将重点开展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加工及食品级磷脂生产业务。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37万吨精炼油和1.5万吨磷脂,并为当地创造约200个就业岗位,预计2027年建成。路易

2025-06-2747

全球石化行业新产能投产势头不减,低迷期或持续至2028年
6月18日,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巴西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塞洛·帕皮亚尼表示,全球石化行业低迷期可能延续至2028年,而产能过剩引发的多年危机或造成持久影响。与本轮低迷期前的平均水平相比,低迷时期出现的价差收窄,或将对石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借贷、投资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就当前情况来说,惠誉国际预测低迷期将持续

2025-06-2777

绿色转型与增长:2024-2025年中国农药市场分析
农药(又称植物保护产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1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市场发展回顾内蒙古产能释放,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大幅提高2024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下同)产量为367.5万吨,同比增长37.6%。其中,山东省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排名第一,为7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

2025-06-18133

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降幅收窄,效益筑底回升态势渐显
2024年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累计降幅快速收窄,行业效益表现出筑底回升态势。5月15日,在″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名单″发布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给出上述判断。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宁夏银川召开的上述发布会上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115家,总销售

2025-05-2677

2024年我国农药工业运行回顾:四大类原药产量均实现两位数不同程度增加
来源:《世界农药》2025年4月作者:邵姗姗; 王灿; 于迟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农药行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基调,克服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低位徘徊、企业效益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行业运行总体平稳。01我国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1.1 行业效益筑底回升

2025-05-0749

2025年中国种业​市场:政策加持下,本土龙头正改写全球种业格局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410亿元,政策加持下基因编辑技术加速突破,本土龙头正改写全球种业格局。种业概况种子处于农业生产的最前端,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种业产业链上游为种子研发、化肥、农药、除草剂、育种采摘、农业机械等;中游为种子生产,可分为粮食种子、蔬

2025-04-2265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2025农药行业如何在政策与市场夹缝中突围?
农药与农业密不可分,农药需求来源于农业的发展,每年农药市场表现如何,与当年的农业政策息息相关,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农业政策的取向决定着农药市场走向。从今年的农业政策来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了″两持续、四着力″、扎实推进乡村

2025-04-09148

2025农药市场:政策″变革″、价格″跳水″、线上线下″大混战″——农资人如何破局?
2025年的农药市场,早已在春节后悄然拉开序幕。然而,踏入市场的那一刻,许多人不禁感叹:市场似乎变了。正如有人所言,每年老天都会给出一份考卷,而今年的题目似乎格外难解。2024年11月初发布的《意见征求函》,犹如一场地震,震撼了整个农资市场。有人甚至称之为″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面对″一证一标″、″禁

2025-03-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