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绿色转型与增长:2024-2025年中国农药市场分析

2025-06-18 17:311360

农药(又称植物保护产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1

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市场发展回顾


内蒙古产能释放,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大幅提高


2024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下同)产量为367.5万吨,同比增长37.6%。其中,山东省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排名第一,为7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其次是江苏省,占总产量的18%。内蒙古产量为53.2万吨,同比增长825%,主要是因为转移产能的大量释放。四川、浙江、湖北等省产量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中国原药产量达万吨级以上的品种有39个。其中,除草剂19个、杀虫剂10个、杀菌剂9个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个,合计占原药总产量的77.5%。其中,敌敌畏、丙硫菌唑、异丙甲草胺、西玛津等30个品种原药产量同比增加;二甲戊灵、敌草快、吡虫啉、三乙膦酸铝等9个品种的原药产量不同程度下降。


QQ20250618-104102.png

QQ20250618-104114.png


中国农药出口格局从以原药出口为主逐步向制剂出口转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绝大多数原药出口后被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工成农药制剂,出口成为带动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21-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出口量呈波动态势。受新冠疫情等影响,其他国家的农药供应链不畅,而我国农药工业体系完整,迅速复工复产,大量订单流向中国,中国农药原药出口量从2021年的88万吨上升到2022年的92万吨。


多年来,中国形成了原药为主、制剂为辅的出口格局。但2023年,国际市场库存有待消化,加之印度等原药生产国产能提升,中国原药出口量下降至73万吨,原药出口量首次被制剂超越。据估计,2024年原药出口量约为91万吨,制剂出口量约为109万吨,制剂与原药出口量差值扩大。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从依赖原药出口和贴牌加工的模式中逐步转变,向全面推广自有品牌制剂的方向发展。


需求疲软叠加上下游库存压力,农药原药价格底部震荡


由于需求持续走弱,加之上游厂家以及渠道库存的压力,2024年大部分农药原药价格延续下行走势。据农资导报数据统计,在93种重要的原药产品中,价格下跌的产品达到70个,占比75%。除草剂中,二氯喹啉酸和氟磺胺草醚跌幅居前,全年跌幅超2.5万元/吨。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下跌明显,跌幅达11万元/吨,累计下跌35%。杀菌剂中,咯菌腈和氟环唑下跌尤为明显,全年跌幅分别为10万元/吨和14.5万元/吨。上涨的产品为16个,占比17%;有7个品种整体持平,占比8%。2024年除草剂原药价格的整体下滑幅度较杀虫剂和杀菌剂大。


 除草剂:代表产品草甘膦和草铵膦原药价格下行


2024年上半年,除草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较弱,除草剂价格多呈下行走势;下半年下行趋势不改,但是下跌幅度收窄,部分产品受成本支撑,价格以稳为主。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从1月的85.91下跌至12月的76.29,跌幅达11.2%。


草甘膦:2024年,中国草甘膦原药价格震荡下行。上半年,草甘膦市场需求相对良好,厂家价格相对坚挺,草甘膦原药价格从1月的2.61万元/吨下行至3月的2.55万元/吨后,反弹至5月的2.64万元/吨,而后下跌至6月的2.57万元/吨。下半年,随着需求低迷,加之上游厂家库存释放,草甘膦原药价格震荡下行至12月的2.39万元/吨。


草铵膦:2024年,中国草铵膦原药价格持续下行。由于上游厂家产能释放,竞争加剧,市场库存加大,中国草铵膦原药价格全年出现持续阴跌的现象。2024年中国草铵膦原药价格从1月的6.20万元/吨持续下行至12月的4.78万元/吨,跌幅达23%。由于市场需求减弱,以及未来预期的疲软,短期内市场难以好转,预计草甘膦和草铵膦原药价格或有进一步走弱的趋势。但由于产品成本的支撑,下探幅度有限。


② 杀虫剂:代表产品吡虫啉和噻虫嗪原药价格继续下探


2024年上半年,杀虫剂生产装置开工正常,但是需求偏弱,整体相对疲软;下半年,大部分杀虫剂产品价格稳中下滑,部分产品价格跌破厂家生产成本。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从1月的89.01下跌至12月的86.90,下跌幅度为2.37%。


吡虫啉:2024年,中国吡虫啉原药价格持续下跌后保持稳定。1-8月,吡虫啉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一路下滑,从1月的8.73万元/吨跌至8月的7.12万元/吨。吡虫啉原药价格创近5年历史新低,但市场成交依旧低迷,以刚需为主。8-12月,厂家整体开工率不高,价格略有反弹,吡虫啉原药价格从8月的7.12万元/吨反弹至11月的7.33万元/吨后,又略微回落至12月的7.23万元/吨。


噻虫嗪:2024年,中国噻虫嗪原药价格先涨后跌。1-4月,噻虫嗪原药价格相对坚挺,从1月的5.80万元/吨震荡上行至4月的5.86万元/吨。4-12月,厂家开工正常,市场库存平稳,但是下游需求疲软,噻虫嗪原药价格持续下跌至12月的5.37万元/吨。市场需求依旧偏软,预计市场难有好转,但由于成本支撑,预计吡虫啉和噻虫嗪原药价格或将以稳为主。


③ 杀菌剂:代表性产品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原药价格涨跌互现


2024年杀菌剂厂家产能加大,下游用户以刚需为主,大部分杀菌剂产品价格持续走弱。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从1月的85.23下跌至12月的82.68,下跌幅度为2.99%。


嘧菌酯:2024年,中国嘧菌酯原药价格持续下行。二季度正值需求旺季,嘧菌酯原药价格整体稳定在14.8万元/吨左右。由于需求疲软,市场库存相对充足,市场竞争激烈,嘧菌酯原药价格持续下滑,从1月的15.4万元/吨下行至12月的13.9万元/吨,跌幅达9.5%。预计短期内嘧菌酯原药价格或将以稳为主。


代森锰锌:2024年,中国代森锰锌原药价格保持稳定后震荡上行。1-5月,代森锰锌市场平静,原药价格稳定在2.15万元/吨左右。6-9月,代森锰锌价格盘整。9月以后需求旺盛,代森锰锌供应紧张,市场基本无库存,价格持续上涨至12月的2.2万元/吨。未来几年内,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保护性杀菌剂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或将推动代森锰锌原药价格稳步上行。


02

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市场发展回顾


中国农药制剂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多年来,中国农药制剂的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三。与全球以除草剂为主要产品不同,中国的除草剂和杀虫剂市场规模相当,均占比约36%,而杀菌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占比约25%。近年来,由于国际库存高企、大宗粮食商品价格回落以及农药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叠加,市场规模增速放缓。2021-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0.83%。


生物农药登记增速较快


为鼓励和支持生物农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生物农药管理政策上进行了重点设计。政策不仅明确界定了生物农药的范围,还在登记评审中开辟了绿色通道。其中,天敌生物豁免登记,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可豁免进入省级以上化工园区。此外,中国还加快建立和完善生物农药的技术方法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


近年中国生物农药登记增速较快。截至2023年底,处于有效登记状态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152个,占农药有效成分的20.6%;生物农药产品2000余个,占农药登记产品总数的4.4%(不包括仅限出口产品)。2015-2023年间,中国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和产品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1%和7.6%。2024年,中国有10种新有效成分首次取得登记,其中生物农药7个(包括3种生物化学农药:反-12-十四碳烯乙酸酯、十四醇乙酸酯、顺-12-十四碳烯乙酸酯;4种微生物农药:蝗虫微孢子虫AL200801、多粘类芽孢杆菌P1、解淀粉芽孢杆菌Xl 96-3、解淀粉芽孢杆菌KN-527),占比70%;化学农药3个(氟草啶、吡唑喹草酯、氟砜草胺),占比30%。在17个新农药产品中,生物农药有8个(其中生物化学农药1个,微生物农药7个),占47.1%;化学农药9个,占52.9%。


中国终端制剂使用量逐年减少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农药用量总体呈现持续上行的走势,从1990年的180.62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369.09万吨。2022年,巴西仍然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农药使用总量达80.07万吨,比农药用量第二大的美国(46.77万吨)高出71%。其次是印度尼西亚(29.47万吨)、阿根廷(26.25万吨)和中国(23.58万吨)。2022年,中国农药的使用量同比降低3.7%,其中除草剂占41.4%,杀虫剂占27.0%,杀菌剂占26.2%,种衣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他类产品占比5.4%。


国际市场库存筑底企稳,农药制剂出口回暖


2024年,全球农药市场渠道库存消化触底,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国际市场出现复苏迹象。据中国化信估计,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出口量约为109万吨,同比增长32.9%。由于农药价格持续下跌,虽然出口量明显增加,但出口金额增幅明显低于出口量增幅。2024年,我国农药制剂出口金额为89.99亿美元,同比上升11.27%,前三大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仍为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2024年中国进口金额为8.14亿美元,同比下跌16.4%,主要进口来源国家为日本、新加坡、德国、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


QQ20250618-104129.png


结论&建议


预计2025年农药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变革与产业升级,在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技术创新加速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将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


农药原药方面: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扩大份额,中小企业面临出清压力,同时通过微通道反应、连续制造等工艺升级及海外建厂、登记证获取等全球化布局优化供应链,但高标准投资与原材料波动仍存挑战。需求端,国内向环保化、高效化倾斜,生物农药和转基因配套原药增长显著,国际市场则因制剂出口价值链延伸而扩容,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压制需求释放。价格在产能合理消化及成本压力下或将稳中有升。


制剂方面:全球粮食安全需求推动市场持续扩大,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了高效低毒产品的普及,国内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叠加生物农药、纳米控释等新技术应用,产品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展望未来,具备技术壁垒优势、产业链控制力及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持续领跑行业,而环保高效产品与数字化服务将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来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或迎转折,去库存明显但贸易风险犹存
经历2023年突如其来的″史无前例″去库存化后,当前全球作物保护产品的库存水平已显现正常化迹象,制造商开始对2025年下半年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或迎来转折。不过,美国市场的改善程度更强,而欧洲市场的改善程度仍然偏弱。  此前,为应对供应过剩、价格压力及农产品价格低迷,农化行业巨头们

2025-08-0511

渠道创新与价格波动下广西农药市场的新趋势调研
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种类丰富,糖料蔗、园林水果、秋冬菜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也使得广西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成为农药使用大省。广西农药市场在庞大的需求基础上,既面临着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也迎来了产业升级、渠道创新等发展机遇。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农户,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2025-07-0740

农心作物公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产时间
2025年6月27日,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心作物″)发布公告,调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绿色农药制剂智能数字化工厂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基于谨慎性原则,同时根据技改项目的建设进度、机器设备等试运行情况、项目预验收和正式验收的工作安排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公司

2025-06-2782

国际粮商路易达孚青岛投建新厂,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6月26日,路易达孚集团在山东青岛启动新建食品科技产业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深化其在中国市场的下游业务布局。该项目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将重点开展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加工及食品级磷脂生产业务。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37万吨精炼油和1.5万吨磷脂,并为当地创造约200个就业岗位,预计2027年建成。路易

2025-06-2752

全球石化行业新产能投产势头不减,低迷期或持续至2028年
6月18日,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巴西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塞洛·帕皮亚尼表示,全球石化行业低迷期可能延续至2028年,而产能过剩引发的多年危机或造成持久影响。与本轮低迷期前的平均水平相比,低迷时期出现的价差收窄,或将对石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借贷、投资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就当前情况来说,惠誉国际预测低迷期将持续

2025-06-2779

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降幅收窄,效益筑底回升态势渐显
2024年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累计降幅快速收窄,行业效益表现出筑底回升态势。5月15日,在″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名单″发布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给出上述判断。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宁夏银川召开的上述发布会上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115家,总销售

2025-05-2679

2024年我国农药工业运行回顾:四大类原药产量均实现两位数不同程度增加
来源:《世界农药》2025年4月作者:邵姗姗; 王灿; 于迟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农药行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基调,克服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低位徘徊、企业效益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行业运行总体平稳。01我国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1.1 行业效益筑底回升

2025-05-0752

2025年中国种业​市场:政策加持下,本土龙头正改写全球种业格局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410亿元,政策加持下基因编辑技术加速突破,本土龙头正改写全球种业格局。种业概况种子处于农业生产的最前端,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种业产业链上游为种子研发、化肥、农药、除草剂、育种采摘、农业机械等;中游为种子生产,可分为粮食种子、蔬

2025-04-2265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2025农药行业如何在政策与市场夹缝中突围?
农药与农业密不可分,农药需求来源于农业的发展,每年农药市场表现如何,与当年的农业政策息息相关,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农业政策的取向决定着农药市场走向。从今年的农业政策来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了″两持续、四着力″、扎实推进乡村

2025-04-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