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跨国巨头拼命做″减法″、卖″包袱″,精细化工要变天?

2024-08-29 20:571150

日本精细化工正在拼命做″减法″,卖公司″甩包袱″,德国赢创也加入阵营,精细化工这是要变天?


一周连卖两家公司,日本化工持续求变


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日本化工巨头三井化学先后宣布出售两家子公司。7月1日,三井化学宣布已决定将主营聚氨酯树脂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子公司Katsuzai Chemical的股份转让给田中蓝控股株式会社,后者是三井化学早期经销商,转让协议已于6月28日签署。此前的6月26日,三井化学宣布,将全资子公司三井化学工业产品有限公司转让给前田工纤株式会社,转让价格约为55亿日元(约2.5亿元),定于2025年4月1日进行移交。被转让公司主要提供合成树脂产品,在日本土木工程、建筑和管道材料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对于两家公司的转让原因,三井化学均表示,要将自身打造成一家全球性特种化学品公司,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加快业务重组和高性能产品转型升级,以提高竞争力。


行业观察则认为,日本化学产业正立于巨大转折点之上,中国等新兴力量加入行业和扩大产能、碳中和潮流、AI等尖端技术普及、医疗需求多样化等各种因素一起扑面而来,使得日本化工以往的业务模式已接近极限,日本化工行业正努力实施结构改革,降低易受外部因素左右的通用化学品的占比,提升不易受影响的高功能化学品比例,除了上游大石化重组,下游衍生品方面,也不断有因为国际竞争力低下而叫停设备的动作。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关闭的日本化工产能情况及部分并购事件详情,如下表所示:


QQ截图20240710093415.png


日本化工加速″弃大保特″的原因,除了来自国内市场的需求饱和与多年不振,也有来自中国化工在通用化学品领域的扩产竞争与持续补位。


嘉肯行业研究的最新研报显示,2014年,日本化学TOP30企业在本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为15.83万亿日元,2023年为15.72万亿日元,十年岁月,营收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了小幅萎缩。


与之相反,日本化学TOP30企业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比重从2014年的47.1%,提升至2023年的59.6%,这些日本企业开拓的海外市场不是预想中的北美市场,而是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2023年日本TOP30化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见下表:


QQ截图20240710093459.png

图源:嘉肯咨询


在过去十年,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化工立足发展的″重要市场″,如今日本化工虽然在通用化学品领域难以和国内化工竞争,但它们正在不断巩固自身在精细化工尤其是特种化工领域的发展优势。

赢创加入,甩掉产能世界第三的业务


在″弃大保特″的转型浪潮中,日本化工各主要大企业都开始在电子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以环境能源为主线的特殊化学品领域挑战构筑新的业务增长模式,比如在制作芯片的19主要材料中,日本有14种材料的占有率是全球第一,如半导体硅片(信越、胜高)、光刻胶(东京应化、信越、JSR)、CMP(Fujimi)、环氧塑封料(住友电木)等重要材料,日本在这些领域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生命科学领域,富士胶片大力发展的业务之一是CDMO,并凭借抗体药物等生物医药CDMO业务在欧美增加布局点,不断扩大业务。


鉴于传统业务的不稳定、赚钱少还没有那么环保的特点,德国赢创也在持续缩减传统业务,加速往特种化工转型。今年一季度,赢创官网宣布,已经签署相关协议,将高吸水性树脂(SAP)业务出售给了ICIG(国际化工投资集团)。出售价格为数亿欧元,该转让最终计划于2024年中完成。


作为全球第三大的SAP制造商,赢创SAP产量仅次于日本触媒和巴斯夫,但这项业务曾被认为是″不稳定的″,且面临着来自下游厂商的挑战,2023年该业务销售额8.92亿欧元,EBITDA约为5000万欧元。


相比于SAP业务资本密集型和低回报率的特点,赢创更青睐于利润更丰厚的特种化学品业务,宣布将退出高吸水性树脂、功能性解决方案和功能材料中间体3项全部功能材料业务,专注于特种添加剂、营养和护理化学品以及智能材料等特种化学品生产。


此次SAP业务的出售,赢创完成了战略转型的第二步,第一步在2023年4月,赢创将德国科隆Lülsdorf大型生产基地出售给了ICIG。最后一步则是占比最大的C4化学品业务,据悉目前正在委托顾问审查出售的潜在对象阶段。


三大业务剥离的收益以及未来几年的经营现金流将用于企业的绿色转型。赢创的目标是到2030年投资超过30亿欧元用于开发具有显著可持续优势的″下一代解决方案″,例如,用于药物活性成分控制释放的药物输送技术、用于沼气和氢气的气体分离膜,以及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活性成分,并将下一代解决方案产品的销售份额,从目前的37%提高到2030年的50%以上。


巨头转型忙,国内化工也要变天?


跨国巨头们在通用化学品领域持续的产能退出,对于国内化工来说,短期内肯定有市场替代及提振行情的利好消息,但长期来看,更多给国内化工一个″提醒″——对手已经在布局下一代技术,企业或需加快开启转型步伐。


首先,我国化工大而不美——虽则产业规模大、具备全面的化工产业链和产品组合,规模效益突出、成本竞争优势明显,且随着一批大的化工项目投产,通用化学品销售占全球的比例有望进一步上升,但总体而言在精细化率占比上与欧美日尚有不小差距,随着通用化学品领域产能的扩张和竞争的白热化,未来势必要将发展和竞争转向″精细化工乃至特种化工领域″。


其次,国内总的化工需求走向成熟期,中国化工行业或需要逐步转型应对目前的新格局。过去十年(2013-2022年),全球化学品出货量指标,中国出货量增加了35.0%,总量达到2.2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出货量的39%。作为前十大化工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的两个市场(中国和德国),中国是最理想的投资市场,不仅为日本化工提供了海外发展立足地,更在俄乌冲突后,开始承接欧洲化工的产能转移比如巴斯夫在国内的投资扩产,叠加更多跨国巨头在华投资的持续加码,国内化工市场未来将是竞争全面升级的市场,化工国产力量必须提前做好转型布局。


基于国内现状,结合德国、日本优秀化工企业的经验,中金大化工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中国化工企业转型主要可聚焦四大方向:


第一、巩固现有主业的优势地位,在大宗化工品领域,逐步从市场份额领先策略转向盈利优先策略,为企业走出去和研发提供稳定现金流;


第二、逐步从资本支出驱动转向研发驱动,力争在部分新材料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材料企业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牢牢把住材料研发的高地,在诸多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全球市场的增长都自动转化为公司的收入增长。


第三、做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和新材料领域,依然存在着广阔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及新材料梳理(截至2023年末)

QQ截图20240710093651.png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四、加强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并购和海外建厂走出去,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嘉肯行业研究则认为,中国化工企业不要盲目出海,需要对全球化工供需格局有清晰认知,可选择的区域范围不多:需要能借助本土产业链;有顺畅的海运物流通道;在中国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去发展中国家;投资方向为产业链独立性更强、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精细化学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农药市场两极分化:高端品牌供不应求,低价内卷者举步维艰!
在当下各行业普遍面临内卷压力的背景下,农药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品牌分化。曾经混战的市场中,两类企业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凭借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站稳脚跟,且供不应求,而忽视品牌、依赖低价内卷的企业则在市场边缘挣扎,其销售困难,生存空间正随着行业变革不

2025-08-2145

2024年业绩劲增20%!葡萄牙Asfertglobal生物刺激素、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三箭齐发扩展全球市场
编者按:在全球农业绿色转型与生物制剂需求爆发的时代背景下,葡萄牙Asfertglobal正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增长。2024年,公司全球业绩强劲增长20%,更在美国(+70%)和拉美(+43%)市场实现爆发式突破。这一亮眼成绩源于公司在科研创新、本土化策略和前瞻性市场洞察方面构建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次访谈中,公司首席执行官Joel Jerón

2025-08-2044

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或迎转折,去库存明显但贸易风险犹存
经历2023年突如其来的″史无前例″去库存化后,当前全球作物保护产品的库存水平已显现正常化迹象,制造商开始对2025年下半年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或迎来转折。不过,美国市场的改善程度更强,而欧洲市场的改善程度仍然偏弱。  此前,为应对供应过剩、价格压力及农产品价格低迷,农化行业巨头们

2025-08-0539

渠道创新与价格波动下广西农药市场的新趋势调研
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种类丰富,糖料蔗、园林水果、秋冬菜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也使得广西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成为农药使用大省。广西农药市场在庞大的需求基础上,既面临着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也迎来了产业升级、渠道创新等发展机遇。无论是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农户,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2025-07-0782

农心作物公告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产时间
2025年6月27日,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心作物″)发布公告,调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绿色农药制剂智能数字化工厂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基于谨慎性原则,同时根据技改项目的建设进度、机器设备等试运行情况、项目预验收和正式验收的工作安排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公司

2025-06-2793

国际粮商路易达孚青岛投建新厂,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6月26日,路易达孚集团在山东青岛启动新建食品科技产业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深化其在中国市场的下游业务布局。该项目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将重点开展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加工及食品级磷脂生产业务。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37万吨精炼油和1.5万吨磷脂,并为当地创造约200个就业岗位,预计2027年建成。路易

2025-06-2763

全球石化行业新产能投产势头不减,低迷期或持续至2028年
6月18日,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巴西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塞洛·帕皮亚尼表示,全球石化行业低迷期可能延续至2028年,而产能过剩引发的多年危机或造成持久影响。与本轮低迷期前的平均水平相比,低迷时期出现的价差收窄,或将对石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借贷、投资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就当前情况来说,惠誉国际预测低迷期将持续

2025-06-2786

绿色转型与增长:2024-2025年中国农药市场分析
农药(又称植物保护产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1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市场发展回顾内蒙古产能释放,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大幅提高2024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下同)产量为367.5万吨,同比增长37.6%。其中,山东省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排名第一,为70.9万吨,占总产量的19%;

2025-06-18173

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降幅收窄,效益筑底回升态势渐显
2024年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累计降幅快速收窄,行业效益表现出筑底回升态势。5月15日,在″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名单″发布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给出上述判断。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宁夏银川召开的上述发布会上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农药行业销售额5亿元以上企业115家,总销售

2025-05-26105

2024年我国农药工业运行回顾:四大类原药产量均实现两位数不同程度增加
来源:《世界农药》2025年4月作者:邵姗姗; 王灿; 于迟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农药行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基调,克服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低位徘徊、企业效益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行业运行总体平稳。01我国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1.1 行业效益筑底回升

2025-05-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