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精准把握转基因市场的发展动态,深入探讨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的前沿策略与实践技术,并搭建一个高效的经验交流平台,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7月3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举办了 ″第七十二届系列作物解决方案会议之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培训会″。福华通达、大北农生物、纽发姆等企业,以及来自各地植保服务机构的技术人员、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成员等新型农业经营者,还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骨干人员,参会人数近300人,并有2.8万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参与。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马帅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耐除草剂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为有效控制杂草、实现轻简化种植以及保障粮食丰收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种+药″ 结合的作物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的科学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马帅
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陆文辉出席会议并致辞,介绍了公司在新产业新产品的技术储备。他表示,福华化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乐山盐、磷、氟、硅、硫、气六大优势资源以及四川产业集群优势,未来福华将致力于巩固基础化学品产业、抢占高端新材料市场、做强精细化学品业务,进一步强化龙头作用。在农用化学品领域,福华成功打造了绿色植保产业平台,2024 年已助力 7 家单位、14 种植保产品通过福华的销售渠道实现海外销售。在生物育种方面,福华旗下高科种业立足西南地区,聚焦主粮作物,未来将顺应时机进入转基因玉米、大豆市场;同时,福华还与中科院合作合资成立了中科农福,积极拓展生物育种新赛道,并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企业,共同打造 ″性状+种子+农药″ 的立体化农业解决方案。
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陆文辉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药械科潘京洲科长报告了吉林省航化作业发展现状,他指出,近两年植保无人机在吉林省的应用比例逐渐提升,自 2021 年以来,吉林省累计开展植保航化作业面积已超过 2.5 亿亩次,为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吉林省飞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植保无人机技术参数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业人员素质需要提升以及缺乏配套的飞防专用药剂等。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药械科科长潘京洲
大北农生物公司作为集团旗下的重要分支,秉持着″智创生物技术领军企业″的理念,致力于在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并从2010年成立以来,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每年投入约1亿元,至今已累计投入15亿左右。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喜榜介绍了大北农丰脉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情况,他指出,大北农的丰脉技术已经在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大北农已经推出多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转基因品种,如DBN9004等,并在多地开展了示范推广活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大北农还建立了丰脉农场,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展示,帮助他们掌握丰脉技术的配套管理措施,提高种植效益。此外,大北农还积极与农资经销商合作,推广优质的草甘膦除草剂等配套产品,确保农民能够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喜榜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广祥研究员作了题为″转基因作物除草策略及发展趋势浅析″ 的报告,他介绍称,吉林省是转基因作物推广的重要区域,2023年吉林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种植面积101.3万亩,2025年转基因玉米已增至850万亩,同时还有20万亩转基因大豆作物。他特别强调,转基因作物目标除草剂与作物性状必须相符。报告还指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转基因作物田也面临着杂草种群变化、防除效果存在隐患等新问题,未来抗性杂草问题可能愈发突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广祥
纽发姆亚洲项目管理经理姜官鑫的报告以纽发姆生物育种除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应用经验为切入点,指出2003年纽发姆美国就在耐草甘膦玉米上首次获得产品登记并开始应用,至今已超20年。纽发姆美国在耐草甘膦玉米上登记并销售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40g/l草甘膦钾盐水剂等4款草甘膦产品,累计使用面积超3亿亩。而在中国市场,纽发姆与福华通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可灵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奔达丰®(50%草甘膦钾盐水剂)完美继承了纽发姆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使用高纯度原药,加入纽发姆专用高效助剂体系,除草优异,对耐草甘膦玉米安全性更高。
纽发姆亚洲项目管理经理姜官鑫
本次培训会除主题报告外,还安排了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科学安全使用现场观摩会。7 月 3 日下午,参会代表前往公主岭丰脉农场进行现场观摩,实地了解了可灵达®、奔达丰® 等转基因作物除草剂的科学使用方法及其效果,增强了参会者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