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国农技中心:警惕棉蚜危害成灾,推荐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防治

2025-06-20 18:221680

当前新疆大部分棉花进入蕾期,生育期早于往年。根据新疆各地病虫测报站监测调查和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当前,棉蚜中心株正处于扩散阶段,发生呈快速上升趋势,单株蚜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扩散期较上年偏早。


根据当前发生动态,随着近期的高温天气,预计棉蚜会迅速扩散蔓延,发生面积1300万亩,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阿克苏、喀什、巴州、昌吉、博州及兵团相关师市局部地区偏重发生,需做好监测防控工作,警惕蚜虫危害成灾。


一、当前棉蚜发生防控动态


当前,棉花苗蚜总体偏轻发生,阿克苏地区局部中等发生,较上年略偏重。全区累计发生面积150.2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50.2%。新疆各棉区均有发生,主要为阿克苏地区(39.3万亩、中等发生)、喀什地区(21.5万亩、偏轻发生)、和田地区(10.7万亩、偏轻发生)等,发生面积占比47.3%。平均百株蚜量233.3头,较上年同期偏高73.9%,南疆最高4500头(岳普湖县),北疆最高450头(沙湾市);平均卷叶株率2.4%,较上年同期偏高46.3%,最高23.5%(阿克陶县)。兵团累计发生面积216.4万亩,较上年同期增加35%,整体偏轻发生。其中第一师阿拉尔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八师石河子市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点片出现卷叶流油,呈现发生偏早、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偏轻的特点。南疆一师、三师局部百株蚜量420头,有蚜株率7%—28%,北疆六师、八师局部百株蚜虫最高378头,较上年偏重。


截至6月13日,新疆各地州及兵团已使用噻虫嗪、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药剂采用无人机对高密度发生区域开展了防治工作,完成防治面积260.9万亩,防治效果90%以上。


二、棉蚜遥感监测


利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图像监测分析,当前新疆棉花蚜虫发生情况如图所示,棉蚜整体轻度发生,南疆的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北疆石河子北部、胡杨河市,双河市及博乐市北部等地发生较重,要加强监测和防治。

 

三、趋势预测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7月新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加之棉花生长后期高频灌溉,田间温湿条件有利于棉蚜增殖蔓延,预计棉蚜发生面积1300万亩,总体中等发生,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巴州、昌吉州、博州及兵团第一、二、三、五、六、八师等地区局部偏重发生,苗蚜危害高峰期6月中下旬,伏蚜危害高峰7月份。 


四、防控措施建议


(一)加强生物防控技术应用。针对有翅蚜有趋黄的特性,可悬挂黄板进行诱杀有翅蚜。


(二)保护利用天敌。蚜虫的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选择对天敌较为友好的杀虫剂,促进天敌种群发育和自然控害能力。


(三)采用药剂防治。加强监测调查,发现棉蚜中心株可用竹竿做好标记,发现一点防一圈,防止中心株扩散蔓延,药剂可选用双丙环虫酯、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溴氰虫酰胺、吡蚜酮等药剂,注意交替使用,避免棉蚜产生抗药性。


来源: 全国农技推广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玉米白斑病8月中下旬进入为害盛期!云南辽宁需重点防范
玉米白斑病是近年来新发突发的玉米叶部病害。该病通常在抽雄吐丝期发病,初期在玉米叶片上出现豌豆大小水渍状褪绿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变为白色或灰白色,常被误认为除草剂药害斑;后期病斑可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萎,整株枯死,进而引起玉米早衰、果穗发育不良,一般产量损失10%—50%,严重时可致绝收。近5年来,我国玉米产

2025-08-11

8月玉米病虫害预警:台风强降雨叠加,粘虫东北点片重发,南方锈病黄淮海流行风险高
7月中下旬以来,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中部、东南沿海、华南、江南、西南东部等地遭遇大范围强降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和江南北部持续高温干旱;近期第8号台风″竹节草″登陆后向西偏北方向进入安徽东部,华东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受极端天气影响,粘虫、南方锈病等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为害呈现不均匀分布,结合8

2025-08-0434

农业农村部公布最新检疫性病虫″地图″,红火蚁、稻水象甲等的防控态势仍显严峻
7月16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最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一、整体概况涵盖范围:共32种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涵盖昆虫(9种)、线虫(5种)、细菌(7种)、真菌(6种)、病毒(4种)、杂草(1种)。分布范围: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红火蚁分布最广(13省703县

2025-07-3160

迁飞性害虫与台风病害成最大变数,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预计8.8 亿亩次中等至偏重发生
根据目前病虫发生基数、玉米长势和栽培管理措施,结合未来天气条件综合分析,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等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生产威胁大,大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危害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一、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全国玉

2025-07-2579

中晚稻病虫害趋势预报:9.1亿亩次偏重发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成防控重点
7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

2025-07-2580

″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 两大入侵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效果显著
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在新疆昌吉与和田成功组织召开″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现场评价暨防控技术培训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60余名领导

2025-07-2277

吡唑醚菌酯、四氯虫酰胺等药剂被推介防控南方锈病、穗腐病等玉米中后期病虫害
受秸秆粗放还田、密植栽培、高温多雨、台风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穗期蛀食性害虫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为加强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促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防控技术指导意见。一、防控策略玉米南方锈

2025-07-09102

草地螟一代幼虫开始在内蒙古西部局地危害,警惕内蒙古局地集中迁入危害
今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总体偏晚、区域差别大,盛发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目前大部地区田间蛾量偏低,但内蒙古局部田间蛾量偏高;一代幼虫仅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生。结合未来10天以及7月气象条件分析,预计下阶段发生重点区域以降水、寄主和生境适宜的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地为主,且不排除跨区域甚至跨境迁入

2025-06-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