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6日,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学术交流会在甘肃天水召开,大会以″寻根溯源、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的200余名代表汇聚,共商小麦重大病害科学防控大计。
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历经5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麦类病害防控的核心科技力量。协作组通过开放式协作机制,推动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病毒病等重大病害研究与防治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据专家介绍,我国小麦常见病害达30余种,其中条锈病、赤霉病等10余种病害频发,若不有效防控可导致减产30%以上。历史上,1950年条锈病大流行曾造成全国小麦减产41.4%,1964年再度暴发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加强防治。协作组自成立以来,通过联合攻关,成功实现小麦病害″有病无灾″的目标。
自成立以来,协作组承担了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开展小麦重大病害越冬、越夏及春季发生情况调查,为病害预测和应急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二是监测病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的变化,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依据;三是组织全国性学术年会和调研活动,形成决策参考报告。此外,协作组还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协作组不仅完成了小麦重大病害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有病无灾″的目标,还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并搭建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平台。协作组成员与国外同行频繁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陇南地区作为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核心菌源基地,见证了协作组成员″扎根黄土、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科学家精神。自1965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甘谷县建立了小麦锈病研究工作站,成为全国专家的合作基地。近年来,依托甘谷站,协作组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了对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的研究。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协作组组长陈万权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全国协作,应对气候变化下病害新挑战,为小麦稳产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还研讨了病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凝聚了全国麦类病害防控合力。
来源: 澎湃新闻
首个省级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疆启动建设
8月7日,新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聚焦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中心将为守护新疆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注入强大科技动能。作为新疆气象局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布局,该中心由新疆农业气象台牵
2025-08-1226
玉米白斑病8月中下旬进入为害盛期!云南辽宁需重点防范
玉米白斑病是近年来新发突发的玉米叶部病害。该病通常在抽雄吐丝期发病,初期在玉米叶片上出现豌豆大小水渍状褪绿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变为白色或灰白色,常被误认为除草剂药害斑;后期病斑可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萎,整株枯死,进而引起玉米早衰、果穗发育不良,一般产量损失10%—50%,严重时可致绝收。近5年来,我国玉米产
2025-08-1129
8月玉米病虫害预警:台风强降雨叠加,粘虫东北点片重发,南方锈病黄淮海流行风险高
7月中下旬以来,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中部、东南沿海、华南、江南、西南东部等地遭遇大范围强降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和江南北部持续高温干旱;近期第8号台风″竹节草″登陆后向西偏北方向进入安徽东部,华东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受极端天气影响,粘虫、南方锈病等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为害呈现不均匀分布,结合8
2025-08-0458
农业农村部公布最新检疫性病虫″地图″,红火蚁、稻水象甲等的防控态势仍显严峻
7月16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最新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一、整体概况涵盖范围:共32种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涵盖昆虫(9种)、线虫(5种)、细菌(7种)、真菌(6种)、病毒(4种)、杂草(1种)。分布范围: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含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红火蚁分布最广(13省703县
2025-07-3180
迁飞性害虫与台风病害成最大变数,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预计8.8 亿亩次中等至偏重发生
根据目前病虫发生基数、玉米长势和栽培管理措施,结合未来天气条件综合分析,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等迁飞性害虫对玉米生产威胁大,大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危害盛期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一、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全国玉
2025-07-25104
中晚稻病虫害趋势预报:9.1亿亩次偏重发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成防控重点
7月16—1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
2025-07-25103
″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 两大入侵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效果显著
近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在新疆昌吉与和田成功组织召开″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区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现场评价暨防控技术培训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60余名领导
2025-07-22100
吡唑醚菌酯、四氯虫酰胺等药剂被推介防控南方锈病、穗腐病等玉米中后期病虫害
受秸秆粗放还田、密植栽培、高温多雨、台风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穗期蛀食性害虫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为加强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促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防控技术指导意见。一、防控策略玉米南方锈
2025-07-09123
草地螟一代幼虫开始在内蒙古西部局地危害,警惕内蒙古局地集中迁入危害
今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总体偏晚、区域差别大,盛发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目前大部地区田间蛾量偏低,但内蒙古局部田间蛾量偏高;一代幼虫仅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生。结合未来10天以及7月气象条件分析,预计下阶段发生重点区域以降水、寄主和生境适宜的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地为主,且不排除跨区域甚至跨境迁入
2025-06-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