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江苏稻田杂草发生趋势加重,氟砜草胺、吡唑喹草酯等药剂被推荐

2025-05-09 16:03480

受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收割机跨区作业、常用除草剂抗药性水平上升、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近年江苏省稻田杂草呈加重发生趋势,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属、水苋菜属、鸭舌草等恶性杂草防除难度加大,丁香蓼、扁秆藨草等发生范围逐渐扩大,此外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威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有效防控稻田杂草危害,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粮食稳定供应,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制定了2025年江苏省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一、防控目标


坚持″综合防控、安全高效、治早治小、科学用药″的原则,应用″农业措施为基础、土壤封闭为重点、茎叶处理为补充″的综合控草措施,重点防除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属等禾本科杂草,水苋菜属、鸭舌草、丁香蓼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等莎草科杂草。农田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稻田杂草综合防治效果90%以上。


二、防控策略


合理栽培。常年重草田块通过合理轮作换茬,种植大豆、玉米等旱地作物,降低稗属杂草、千金子等杂草发生基数,降低重草田比例。直播稻种植区域,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改直播稻为机插秧等方式减轻杂草稻发生程度。


生态控草。强化″周年控草″理念,通过调整播栽期适时收种、周期性深耕深翻、平整田块、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及时清除田边、埂边、沟边、渠边等″四边″杂草;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稻田进水口安装尼龙网等措施,降低农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后茬作物杂草防控压力。


科学用药。坚持″土壤封闭+″的化学除草策略,根据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等,掌握在杂草萌发前、出苗期、苗后早期等敏感阶段,及早开展土壤封闭或封杀化除处理,减轻中后期茎叶喷雾的除草压力。根据田间杂草基数、杂草草相及其叶龄、水稻插播模式等,合理选择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和助剂,科学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产品,实现控草增效。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非化学防控措施


精选种子。通过对稻种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选用合格的水稻商品良种,减少杂草种源,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农业措施。提高田块平整度,建立浅水层充分发挥除草剂药效。充分发挥水层调控等生态控草作用,创造不利于杂草出苗和生长的生态环境。合理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水稻竞争优势。腾茬早的田块,可在播栽前诱萌灭草。生物措施。水稻活棵后至抽穗前,建立稻鸭共作、稻鱼(虾蟹)共生等模式,发挥生物取食杂草籽实和幼苗的作用。阻隔截留。及时清除″四边″杂草,防止杂草进入农田危害。有条件地区可在进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防止杂草种子进入农田繁殖危害。及时清除跨区或跨地作业的整地、插秧、收割等机械所携带的杂草种子及繁殖器官,避免杂草尤其是抗药性杂草传播。


(二)化学防控措施


1、水稻苗床期。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根据苗床草相合理选择药剂品种,防治禾本科杂草可选用氰氟草酯等药剂,防治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等药剂。


2、机插秧田。在上水整地平田后进行第一次封闭,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加水均匀喷施,自然落干后栽插;栽插后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封闭或″封杀″处理,可选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噁嗪草酮、或氟酮磺草胺、或双唑草腈、或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或噁草酮)等药剂,拌细沙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7天。水稻移栽后20天左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叶期左右),根据田间残留草相,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方案,压低杂草发生基数,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桶混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等药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桶混用灭草松、2甲4氯、氯氟吡啶酯等药剂;土壤封闭可参照机插前的用药推荐,注意轮换用药。


3、水直播稻田。在催芽稻种播后2~3天,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苄嘧磺隆,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后20天左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叶期左右),可选用″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方案进行封杀结合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异噁草松等茎叶处理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氯氟吡啶酯、2甲4氯等茎叶处理剂。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方案进行补治,茎叶处理药剂可参照播种后20天左右的用药推荐,土壤封闭可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


4、旱直播稻田。在播种并跑马水落干后,可选用丁·噁(或二甲戊灵)+苄嘧磺隆等,加水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种20天后,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方案进行封杀结合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氰氟草酯等茎叶处理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氯氟吡啶酯、2甲4氯等茎叶处理剂。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留草相合理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方案进行补治,茎叶处理药剂可参照播种后20天左右的用药推荐,土壤封闭可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


5、人工移栽及抛秧田。在水稻移栽后5~7天,可选用苯噻酰草胺(或丙草胺)+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噁草酮、双唑草腈等药剂,拌细潮土或拌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3~5天。水稻移栽后25天左右,根据田间草相,选择对路药剂进行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噁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氟酮磺草胺、氰氟草酯、三唑磺草酮等药剂,防除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可选用灭草松、氯氟吡啶酯、2甲4氯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1、要根据田间草相,合理选择对路除草剂品种;要注意同一生长季及不同年度间的交替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目前我省部分稻区稗属杂草和千金子等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药剂产生了中等水平以上的抗性,田间以稗属杂草和千金子为优势杂草的地块,可轮换使用氟砜草胺、吡唑喹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2、选择土壤封闭处理时,移栽田、抛秧田施用封闭药剂前应整平土地、修整田埂,注意保证整地质量,施药时田里须建立均匀的3~5cm水层,药后需保水5~7天且水层完全覆盖土表但不能淹没水稻心叶,直播田施用封闭药剂时田间土壤应处于润湿状态,无积水。


3、茎叶处理需掌握杂草防除适期,应在杂草5叶龄之前。茎叶处理用水量要足,建议每亩药液量30升以上;用药前田间需先排干水,药后1~2天再及时复水、最迟不能超过3天,然后保水5~7天;杂草密度过大时,要注意喷匀、喷透,提高防控效果。苗床期杂草茎叶处理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避免高温药害。


4、配药前先将液体药剂原包装摇匀,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降低药害风险。要准确掌握除草剂用量,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严禁超范围使用咪唑乙烟酸、甲氧咪草烟等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谨防对后茬作物影响。


5、土壤封闭期间如遇雨要及时做好田间水位管理,防止积水淹没稻苗心叶而造成药害。施药时注意风向防止飘移,尽量避免大风天和雨前用药。要切实做好植保无人机防控指导,防治药液漂移及对周边作物产生药害。


6、施药结束后,请勿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并及时将包装物送至指定回收站点。


来源: 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拨14亿救灾资金,助力病虫害防控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为支持各地区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于近日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4亿元,支持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30个省份及北大荒农垦集团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相关工作。中央财政重点对地方购置农药、药械等物资以及统防统治作业服务等给

2025-05-231

预计2025年全国农区局部地区蝗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474万亩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对2025年全国农区蝗虫发生趋势进行会商。根据去秋今春残蝗基数、蝗卵密度及发育进度调查结果,结合蝗区气象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农区蝗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474万亩,其中,东亚飞蝗发生面积约1060万亩,西藏飞蝗发生面

2025-05-0948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阐明农作物害虫对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在Nature Reviews Earth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题为″Crop pest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in climate and land management″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理清了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对农作物害虫影响的生态学机制,阐明了温带害虫、热带

2025-04-1552

柑橘黄龙病有救了?中国科学家发现抗病新策略!有望实现对黄龙病完全免疫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发表了题为″Targeted MYC2 stabilization confers citrus Huanglongbing resistance″的Science封面文章。从解码″叛徒基因″到设计智能抗菌肽,中国科学家用十年探索揭示了植物与病原博弈的微观战场。这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不仅是基础科学的胜利,更让无数果农看到了柑橘产业重

2025-04-1454

全国农区大部降水偏少,墒情不足范围扩大
4月7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虽然全国农区大部墒情适宜,但近期降水偏少,春季作物需水量大,环比墒情不足及干旱范围明显扩大。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7.65%,环比、同比分别下降7.45、9.17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4.50%,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5、5.13个百分点。西北地区:0—20cm土

2025-04-0932

柑橘黄龙病、红火蚁、大豆疫病等重大疫情如何防控?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技术方案
近日,为全力做好重大疫情监测防控工作,服务2025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柑橘黄龙病、红火蚁、大豆疫病、番茄褐色皱果病毒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技术方案。1.柑橘黄龙病病菌监测防控技术方案 2.红火蚁监测防控技术方案  3.大豆疫霉病菌监测防控技术方案  4.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监测防控

2025-04-0335

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当前阶段总体呈轻发态势
当前小麦生育期,西南大部、湖北处于拔节至孕穗期,云南局部开始灌浆;陕南、安徽、江苏、浙江等沿江麦区大部处于返青起身期;黄淮、华北和西北地区东南部从南到北陆续返青。由于秋播拌种等防控措施到位以及冬季气候条件总体对病虫不利,当前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呈总体轻发态势,截至3

2025-03-2055

拉尼娜气候现象将威胁巴西粮食收成?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候现象继续影响着南美洲的粮食生产。据 Hedgepoint Global Markets 市场情报员 Luiz Fernando Roque 称,2025 年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即使其强度较弱,也可能会给大豆和玉米收获带来挑战,影响其生产率和国际贸易市场。″拉尼娜的出现会降低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南部和巴拉圭的湿度,同时有利于巴西中北

2025-03-0436

2024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97.7毫米,比常年偏多9.0%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指出,2024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全国平均气温10.9摄氏度,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97.7毫米,比常年偏多9.0%。《公报》指出,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1摄氏度,创历史新高。四季气

2025-03-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