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禾生科入局盖茨基金会水稻研发项目,用基因编辑″雕琢″水稻新性状
近日,齐禾生科正式参与盖茨基金会水稻研发项目,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与遗传转化能力,开发新型水稻优异性状,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贡献应尽的社会责任。齐禾生科主要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的新型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及创制卓越生物性状和产品。公司构建了高效率、高通量、可持续学习的SEEDIT™生物技术及性状工程平台。
2025-03-10110
2024年进口微生物肥料登记量激增125%!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等产品成市场新宠
在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肥料消费国,境外肥料进入中国市场的登记要求与行业格局也在持续变化,其进口肥料登记动态始终牵动行业神经。为帮助境内外企业把握政策动向,本文结合2024年最新登记数据与实操经验,梳理了2024年境外肥料登记情况与未来趋势,为企业提供关键决策参考,助力企
2025-03-1078
新型哌啶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氟噁菌磺酯,对霜霉病等卵菌纲病害防效优秀
氟噁菌磺酯(Fluoxapiprolin)是拜耳于2011年研发的新型哌啶噻唑异噁唑啉类杀菌剂,从结构上看其可看作是在科迪华同类型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的基础上,通过3,5-二(二氟甲基)-1H-吡唑基团对氟噻唑吡乙酮的 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部分进行替换,并引入不含氟的2-氯-6-甲氧磺酰基苯环优化得到的,两者主体骨架架构相同,分
2025-03-1095
《2024年度回顾》中英双语重磅上线!权威解析农化行业年度变革,展望未来发展新机遇(CAC全球首发:72F124)
《2024年度回顾|Annual Review》中英文杂志重磅上线!权威解析农化行业年度变革,展望未来发展新机遇。从全球农化市场回顾与展望、行业并购合作新格局,到全球登记上市高价值农化产品解析、生物制剂创新,从基因编辑到数字农业,从人工智能到行业新政,一站式掌握2024农业变革全景!杂志已上线,欢迎联系或者莅临AgroPages
2025-03-1068
新型SDHI杀菌剂氟茚吡菌胺在我国首获登记
关键词:海利尔,恒宁生物,氟茚吡菌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仅限出口,水稻纹枯病,亚洲大豆锈病,小麦叶锈病近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在中国农药信息网公示批准最新登记的300多个农药产品,其中,海利尔药业集团旗下恒宁生物登记的杀菌剂96%氟茚吡菌胺(inpyrfluxam)原药(仅限出口到柬埔寨)是该有效成分首次
2025-03-1065
联化科技:继续执行″走出去″战略,英国及马来西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2025年3月3日,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化科技″)高级副总裁及董秘陈飞彪、证券事务代表戴依依、投资者关系经理郑天怡接待了多家投资机构调研,并回答了相关问题。问1:公司植保业务″去库存″情况如何?答:从客户订单整体表现来看,2024年四季度已经开始出现部分产品订单量回暖的情形,公司认为,植保行业″去库
2025-03-0776
中美贸易战2.0,国内大豆、玉米和小麦价格会涨吗?
近期,中美贸易关系再次成为焦点。尽管特朗普入主白宫时间不长,但已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目前关税总水平已达到20%。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宣布自3月10日起,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高粱等产品加征10%的关税,对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产品加征15%的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对以下问题存在疑问:为何选择农产品作为
2025-03-0770
两会农资新声音:农药减量增效、生物防控技术应用、农药流通及化工中试基地高质量发展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农业与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从化工中试基地的顶层设计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转型,从智慧生物防控技术的创新应用到农药流通领域的规范治理,这些声音不仅反映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也为未来农业与化工的协同创新指明了方向。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关注化工中试基地高质量发
2025-03-0758
巴西玉米库存处历史低位,2024/25年度产量或将增长到1.26亿吨
巴西 2024/25 年度玉米出口前景仍不明朗,因为其国内玉米和乙醇行业需求强劲,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Hedgepoint Global Markets 市场情报经理 Thais Italiani 指出。″由于国内外需求强劲,巴西的玉米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其产量有可能增长到 1.26 亿吨,但这取决于第二茬玉米种植规模是否增加。″Italiani 解释称。据 Hedgepo
2025-03-06100
薯类病虫害绿色防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3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薯类病虫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旨在实施建设一支国内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薯类病虫害团队,推进我国薯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保障优势产区薯类产业高质量
2025-03-0657
2022年以来我国番茄农药产品登记数量逐年增长
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全球第二大蔬菜作物(仅次于马铃薯),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史,为我国第一大浆果类蔬菜。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番茄批准登记产品共计211个,其中单剂95个,混剂117个。微毒36个,低毒174个,中等毒1个;下图为登记的农药类别统计,登记在杀菌剂上的产品数量最多为124个,其
2025-03-0632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启动肥料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
经两年多持续谋划和推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同意,成为″十四五″农业投入品领域第一个获批的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3月3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会议指出,肥料是我国规模体量最大的农业投入品,肥料
2025-03-0645
巴西玉米库存处历史低位,2024/25年度产量或将增长到1.26亿吨
巴西 2024/25 年度玉米出口前景仍不明朗,因为其国内玉米和乙醇行业需求强劲,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Hedgepoint Global Markets 市场情报经理 Thais Italiani 指出。″由于国内外需求强劲,巴西的玉米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其产量有可能增长到 1.26 亿吨,但这取决于第二茬玉米种植规模是否增加。″Italiani 解释称。据 Hedgepo
2025-03-0660
2024年巴西跃居全球作物保护市场首位,销售额达143亿美元
根据最新综合数据,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在2024年持续增长,巴西凭借143亿美元的销售额跃居全球农业商业市场首位。该数据来自Oken Finance,一家专注于为金融市场和经济代币化加速提供Web3 技术的公司。尽管2023年因需求下降和货币波动导致市场销售额有所下滑,但全球作物保护市场仍展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年复合增
2025-03-0567
巴斯夫在巴西推介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助力稻瘟病防控
在巴西第35届水稻丰收开幕式上,巴斯夫重点展示了其创新产品Seltima杀菌剂,这是该公司针对稻瘟病预防性保护推出的″独家产品″。稻瘟病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威胁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高达100%的产量损失。Seltima杀菌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吡唑醚菌酯,溶剂为石脑油,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能够有效预防由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
2025-03-0567
刘西莉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氟啶胺纳米囊NCs,可增强对卵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辣椒疫霉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原卵菌,可侵染多种寄主植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控卵菌病害的主要手段。氟啶胺是一种杀菌谱广、抗性风险低的解偶联抑制剂,已登记用于多种卵菌病害的防治,但该药剂的非内吸性影响了其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近日,刘西莉课题组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
2025-03-05119
大北农成立科技公司!龙头种企先后投身 ″科技赛道″释放什么信号?
近期,丰宁大有谷科技有限公司、张掖市禾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科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种业科技公司先后成立,究其背后,是大北农、荃银高科、北京市农科院等龙头种企和科研单位的身影。龙头种企纷纷涉足″科技赛道″,释放了哪些信号?科技能力将成为衡量种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01
2025-03-0573
润丰股份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新建生产中心,强化在北美供应链能力
Rainbow North America宣布在伊利诺伊州香槟市设立新的生产中心-将称之为合作伙伴生产中心。这一战略投资标志着公司为北美头部作物保护品牌打造全链条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重要进展。该中心将以占地30英亩的工业园为基础,通过分阶段改造与扩建工程,致力于提供高品质作物保护产品。此次扩张延续了Rainbow北美过去一年的多项重
2025-03-0575
刘西莉课题组研发了一种氟啶胺纳米囊NCs,可增强对卵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辣椒疫霉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原卵菌,可侵染多种寄主植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控卵菌病害的主要手段。氟啶胺是一种杀菌谱广、抗性风险低的解偶联抑制剂,已登记用于多种卵菌病害的防治,但该药剂的非内吸性影响了其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近日,刘西莉课题组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
2025-03-0531
RNAi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潜力初显,研究证明RNAi技术有效降低狄斯瓦螨寄生率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最严重的害虫,也是全球蜂群衰退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控制方法,如化学农药,尽管快速且暂时有效,但会在蜂巢产品中留下残留物,对蜜蜂和操作者的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促进了病原体的抗药性和传播。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RNA干扰(RNAi)技术在实验室试验中显示出
2025-0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