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拜耳矮秆玉米已种植10万英亩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玉米育种理念正经历一场从″高密植″到″智慧株型″的深刻变革。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以矮秆化为核心的″智慧株型″育种,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所在。
矮秆玉米,以其抗倒伏、耐密植、高产稳产的特性,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希望。国际巨头如拜耳、科迪华纷纷布局,计划于2027年推出商业化品种。Stine Seeds也已培育百余种矮秆杂交种,普渡大学D16突变体将株高降至2米仍适配农机。这场″株型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玉米生产体系。
中国亦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5月,舜丰生物研发的矮秆玉米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在玉米精准育种领域迈出历史性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矮秆玉米安全证书
舜丰生物科研团队聚焦核心基因br2,运用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工具,实现了改良后玉米株高降低约25%、穗位降低40%。这一″智慧株型″设计,既避开了传统矮化品种穗位过低、不宜机收的弊端,又保留了高产潜力,真正实现了″抗倒伏、宜密植、易机收、能增产″的多重目标。
此外,舜丰生物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多个骨干玉米自交系中通过单基因敲除、改变基因氨基酸序列以及多基因突变的组合,创制了多种类型的矮化突变体,可实现 5%-50% 范围内的株高降低。同时,构建起灵活可控的遗传改良平台,为不同生态区和种植模式提供″按需定制″的解决方案。

在黄淮海地区中间试验中,舜丰矮秆玉米种植密度可提升40%-50%,增产可达10%。其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显著增强抗风抗倒能力;叶片直立、冠层优化,提升群体光能利用效率;根系深扎,水分与养分吸收更强,在干旱、涝渍等逆境条件下表现尤为稳定。同时,株高适中使其完美适配现有农机作业体系,降低收获损耗,提升管理效率,全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河南南阳,2024年7月24日:暴风雨后,市场对照品种均倒伏,唯舜丰矮秆玉米毫发无损
当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农大、北京农林等科研团队也在br2基因编辑、早花矮化、协同育种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格局。然而,推广仍需克服农艺调整、区域适应性等挑战。
舜丰矮秆玉米的诞生,不仅是一个品种的突破,更是中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象征。它告诉我们:未来的粮食安全,不靠盲目扩张,而靠精准设计、科技赋能、系统升级。在这场属于新时代的″绿色革命″中,中国正以自主创新,走出一条″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 舜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