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农业气候风险分区(Zarc)将从2025/26产季起迎来重大变革:除土壤类型与气候特征外,耕作管理质量也将正式纳入评估体系。该举措源于Zarc管理水平分级项目(ZarcNM),由巴西农业部(MAPA)与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联合开发,首阶段试点选定巴拉那州。
此项创新机制下,采用优良土壤管理实践的生产者,将依据新的气候风险评级,获得更高比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该方案经部际农业保险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已由2025年7月9日颁布的第2/2025号规范性指令正式确立。
试点启动阶段,MAPA已专项拨款800万雷亚尔。项目旨在引导可持续耕作、降低干旱造成的生产损失,并对已投入构建高效生产体系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农业部风险管理司司长Diego Melo de Almeida强调:″这是Embrapa与我们历时两年共同推进的关键突破。目标是通过方法学优化,在未来产季实现全国推广。″
管理分级直联补贴系数
ZarcNM建立的四级管理评级体系(NM1至NM4),基于六项核心农艺指标划定农田等级。管理越精细,保费补贴比例越高:NM1级20%,NM2级25%,NM3级30%,NM4级35%。相较现行20%的固定补贴,新机制显著强化了管理激励。
Embrapa大豆研究所专家José Renato Bouças Farias指出,在干旱频发背景下,此次升级具有战略意义:″ZarcNM实证表明,科学管理可有效缓释气候风险,这对农业规划与保险精算至关重要。″
方法学有效性经多区域实地验证:巴拉那州62处农场及南马托格罗索州201个监测点的数据表明,达到NM3/NM4的高评级农田,其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显著改善,有效提升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数字化平台与认证服务网络
农田评级将通过管理水平信息系统(SINM) 自动完成。该平台由Embrapa数字农业研发,通过融合地块信息、遥感数据与空间化土壤分析实现精准定级。
数据采集由经认证的专业机构承担,包括合作社、保险公司、检测实验室、地理信息公司和公共农技推广部门,确保全流程数据可追溯、透明可靠。
Embrapa Zarc网络协调官José Eduardo Monteiro表示:″系统依托客观可量化指标,为精准农业政策提供技术支撑。不仅能识别低风险耕作区/时段,更将系统性引导可持续农艺实践落地。″
首批试点合作社Cocamar已筛选20家会员农场应用新规。其技术执行总监Renato Watanabe评价:″ZarcNM开创了气候风险评估新维度,为政策工具升级锚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