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采购

  • 发布采购
  • 管理采购

发供应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小麦病害防控″国家队″集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稳产增产

   2025-05-27 160
导读

5月24日-26日,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学术交流会在甘肃天水召开,大会以″寻根溯源、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的200余名代表汇聚,共商小麦重大病害科学防控大计。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历经50年

5月24日-26日,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学术交流会在甘肃天水召开,大会以″寻根溯源、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的200余名代表汇聚,共商小麦重大病害科学防控大计。


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历经5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麦类病害防控的核心科技力量。协作组通过开放式协作机制,推动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病毒病等重大病害研究与防治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据专家介绍,我国小麦常见病害达30余种,其中条锈病、赤霉病等10余种病害频发,若不有效防控可导致减产30%以上。历史上,1950年条锈病大流行曾造成全国小麦减产41.4%,1964年再度暴发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加强防治。协作组自成立以来,通过联合攻关,成功实现小麦病害″有病无灾″的目标。


自成立以来,协作组承担了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开展小麦重大病害越冬、越夏及春季发生情况调查,为病害预测和应急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二是监测病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的变化,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依据;三是组织全国性学术年会和调研活动,形成决策参考报告。此外,协作组还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协作组不仅完成了小麦重大病害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有病无灾″的目标,还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并搭建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平台。协作组成员与国外同行频繁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陇南地区作为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核心菌源基地,见证了协作组成员″扎根黄土、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科学家精神。自1965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甘谷县建立了小麦锈病研究工作站,成为全国专家的合作基地。近年来,依托甘谷站,协作组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了对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的研究。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协作组组长陈万权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全国协作,应对气候变化下病害新挑战,为小麦稳产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还研讨了病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凝聚了全国麦类病害防控合力。


来源: 澎湃新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r1688.com/news/show-10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744811595@q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chr168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7834862058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7834862058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