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发布7年之后首次修订!设置多项″硬门槛″

2025-04-21 19:31590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是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单元″。《中国制造2025》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战略重点和任务,提出″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在此背景下,2018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首次发布,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撑培育创建国家层面绿色工厂6430家,省级、市级绿色工厂数万家。


发布7年之后,今年4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完成首次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为何修订?修订后又有哪些变化?


重构绿色工厂″五化″特征


据《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标起草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步入″十四五″,我国进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但我国传统行业比重仍然较高,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没有根本解决,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持续收紧,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逐步加剧。面对新时期工业绿色发展新目标、新任务,修订后的标准更新了绿色工厂的定义,将其改为″实现了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的工厂″。新标准重构了绿色工厂″五化″特征,并将其作为一级指标,替代了2018年版标准以评价要素为主的一级指标名称表述。


能源低碳化方面,以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二级指标为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资源高效化方面,提出以原材料消耗强度、原材料利用率、再生材料使用率、取水强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二级指标为重点,引导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产洁净化方面,提出生产工艺和设备、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主要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强度等二级指标,引导进一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


产品绿色化方面,保持原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等评价要求,同时提出各行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如″绿色产品″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充绿色产值占比及产品绿色属性特征化指标等。替代了2018年版有害物质使用、节能等单列要求,规避了原单项要求不适用的可能情形。

用地集约化方面,删除了原建筑和照明部分要求,重点以土地产出率为核心指标,体现工业用地集约化导向。


首次设置多项″硬门槛″


据记者了解,与2018年版本比,新标准确立了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两方面。


基本要求方面,2018年版本仅在基础合规性要求条款中提出:绿色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三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新修订的标准则提出11项具体要求,设置多项″门槛″。


合规方面,新标准提出,绿色工厂应满足:近三年未发安全、质量、环保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使用或生产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近三年新增投入使用的主要用能产品设备应达到适用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水平;达到国家强制性能源消耗限额标准2级及工业用水定额通用值要求。


节能环保方面,新标准要求:提出绿色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指标。


信息披露方面,新标准还提出两条″硬杠″: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披露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信息。


标准起草组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严格执行强制性能耗能效、计量器具配备、工业用水定额、温室气体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产品碳足迹量化、绿色产品评价等国标及清洁生产等行标要求,坚持″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引领,以提高标准有效衔接和配套。


强化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此外,新修订的标准在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方面提出的″门槛″也引人关注。


首先,四大管理体系首次被列为硬性条件。新标准提出,要按照GB/T 19001、GB/T 45001、GB/T 24001、GB/T 23331或相关行业适用标准,或以上相关国际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


此外,新标准提出要开展绿色采购,建立供应商选择、风险分级、审核监督、绩效评价与应急管理机制,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和服务。


标准起草组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围绕量化绩效指标综合评分的思路,已在包括石化在内的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实践中进行了初步验证,并在绿色工厂动态管理中进行了数据调研,具备可行性。标准通过修订,将更加科学、合理的引领和提升绿色工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以期对工业绿色化水平提升、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 中国化工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湖北省新版危险化学品禁止、限(控)制、淘汰和鼓励政策目录清单公布
近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等十部门联合公布了《湖北省危险化学品禁止、限(控)制、淘汰和鼓励政策目录清单(2025年本)》。根据2025年本,禁止类项目有35条,限(控)制类有18条,淘汰类有16条,鼓励类有24条。湖北省危险化学品禁止、限(控)制、淘汰和鼓励政策目录清单(2025年本)  第一类  禁止类1.未列入国家批准的

2025-08-1529

江苏修订化工产业限制和淘汰目录,涉多项农药产品生产及装置限制/淘汰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目录(2025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告,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为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有关要求,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

2025-08-1121

中国石化化工行业启动老旧装置摸底评估,超过20年装置将迎″普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老旧生产装置摸底评估事项作出相关规定。为进一步摸清老旧装置底数,明确工作标准要求,《通知》明确摸底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截至今年5月30日,石

2025-08-0735

告别″小散乱″:农药标签新规推动行业向责任化、品牌化、集约化跃迁
7月31日晚,农业农村部以第925号公告的形式,对农药标签管理做出重大修订,并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标签内容更新,而是通过对标签这一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媒介进行重新设计,从根本上重塑了农药行业的责任链条与品牌管理逻辑。对于所有农药生产企业而言,理解并适应这场″标签革命″,是

2025-08-0642

欧盟即将开启植保安全剂增效剂独立审批时代!公布首批拟评估产品清单
近年来,欧盟对农药产品中非活性成分的监管日益趋严,特别是对安全剂(Safeners)与增效剂(Synergists)的管理趋于规范。2024年5月29日,欧盟正式发布了一项工作计划Regulation(EU)2024/1487,以逐步审查市场上的安全剂和增效剂。未来,所有拟用于欧盟市场的安全剂与增效剂,今后必须通过独立的评估与批准程序,否则将被禁

2025-08-0641

欧盟延长吡唑醚菌酯、丁氟螨酯、氟吡呋喃酮等18种活性物质的批准期限
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25年7月2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5/1489号条例,延长吡唑醚菌酯等18种活性物质的批准期限,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第二十天生效。据条例,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和丁酰肼(Daminozide)的批准期限延长至2026年9月15日。噻嗪酮(Buprofezin)的批准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15日。炔草酯(Clodina

2025-08-0533

农业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审批启用专用章!农业农村部公告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33号发布。根据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本级实施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核发″、″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加工、进口和广告审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行政审批事项,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专用章。1. 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

2025-08-0433

″一证一品″政策正式落地!2026年起农药标签″四统一″新规全面实施
近日,农业农村部为进一步规范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农药标签和说明书标注有关事项进行了公告——农业农村部发布第925号公告。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2026年1月1日前生产的农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与本公告不符的,在产品有效期内可继续销售。具体公告要

2025-08-0449

美国APHIS取消转基因种子强制环境审查,审批提速释放监管加速信号
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下属的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宣布,今后在评估转基因(GE)种子是否可作为″不受监管物品″进入市场时,将不再进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下的环境审查。这一变化源于美国最高法院近期裁定,联邦机构在缺乏法定自由裁量权的情形下,无需适用NEPA审查。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美国将审批重

2025-08-0437

美国APHIS取消转基因种子强制环境审查,审批提速释放监管加速信号
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下属的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宣布,今后在评估转基因(GE)种子是否可作为″不受监管物品″进入市场时,将不再进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下的环境审查。这一变化源于美国最高法院近期裁定,联邦机构在缺乏法定自由裁量权的情形下,无需适用NEPA审查。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美国将审批重

2025-08-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