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化背景下,种业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2024-10-08 19:18360姜海霞

种业不仅是全球农业的基础,也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产业。种子作为植物繁衍和农业生产的初级输入物,其质量和生产力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和农业可持续性。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种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农作物品质、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包括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进一步推动了种业的全球化进程,使种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但种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挑战。随着全球化贸易的不断扩大,种子作为商品跨越国界的交易日益频繁,这不仅涉及到种子本身的质量、安全与合规性问题,还包括了种子相关的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品种权的国际认可与执行问题。这些挑战往往涉及多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规,给种业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复杂性。

 

知识产权在转基因和功能性种子的研发中尤为重要。种子公司在研发新种子时需要巨额的投入,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确保他们能从投入中获得回报的关键。然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存在诸多难题,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差异、执行力度的不均以及国际条约的缔结与实施等。

 

面对这些挑战,国际司法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国际司法合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法律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流通。例如,通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制,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界的种子贸易和知识产权争议。

 

1 种业知识产权的国际法律框架

 

国际法律框架为种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规范指导,确保科技进步和国际合作能在尊重各国法律和文化的基础上顺利进行。通过实施这些国际条约和协议,全球种业的参与者能够在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中运作。

 

1.1《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对植物育种者权利的影响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是为了保护植物育种者的权利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条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提供了一种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植物育种者可以在成员中获得对其新品种的独占权。这一权利使育种者能够控制其品种在市场上的繁殖和销售,通常期限为20~25年,具体时间取决于植物种类和申请的国家。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实施,极大地鼓励了全球范围内的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因为它为育种者提供了投资回报的保障。育种者知道他们可以从其创新中获益,因而更愿意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新品种的研发。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帮助农民获得更高产、更耐病的作物种子,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1.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种子和生物技术的影响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在1994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设置了最低标准,要求所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其法律中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等。对于种子和生物技术领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特别重要,因为它要求成员提供至少20年的专利保护期给予发明者,包括生物技术发明。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还允许成员在实施种子专利和植物品种保护方面拥有一定的灵活性。成员可以选择不对植物品种授予专利,但必须通过实施《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或其他有效的系统来保护植物育种者的权利。这一规定使得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3《名古屋议定书》对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的影响

 

《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以下简称《名古屋议定书》)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补充协议。该议定书对获取遗传资源和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Greiber,2019),确保遗传资源的提供国和使用国之间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和公正地分享。

 

在种业中,《名古屋议定书》尤其重要,因为它影响到种子和其他遗传资源的国际交流。通过规定合同和同意的透明机制,确保那些提供生物资源的国家能够从全球市场中获益,同时也保护了使用这些资源的公司和机构的利益。这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同时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1.4《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对转基因种子的影响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为了规范现代生物技术活动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风险,特别是转基因生物的跨境移动。该议定书强调了生物安全,即在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前提下,确保生物技术的安全使用和转运。

 

在种业中,《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对转基因种子的规章制度具有直接影响。它要求出口国在出口转基因种子前,必须向进口国通报相关的生物安全信息,确保接收国有足够的信息做出是否允许进口的决定。这一过程不仅涉及科技和安全评估,还包括了国际法律和国家主权的问题,确保各国在接受转基因产品时能够基于充分的知情权作出决策。

 

2 国际组织在司法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国际组织的努力,种业的国际司法合作得以加强,这对于促进种子技术的全球传播和应用,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国际组织不仅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冲突解决机制,还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合作,从而为全球种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知识产权法律和争端的协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全球知识产权制度的协调与发展。WIPO通过提供一套完整的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政策、信息和合作机制,帮助保护创意和创新成果跨国界的传播。在种业中,WIPO的角色尤为重要,因为种子技术常涉及专利保护、商标、工业设计以及地理标志等多种知识产权形式。

 

WIPO也为成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援助,增强其知识产权体系的能力,特别是在处理跨国知识产权争议时。此外,WIPO的仲裁和调解中心提供了一种高效解决国际商业争端的途径,这对于种子公司在全球市场中保护其技术尤其有价值。

 

2.2 世界贸易组织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执行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是国际贸易中法律和经济事务的主要国际组织。WTO的存在不仅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也确立了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内的一系列贸易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WTO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设定了最低标准,包括与种子和生物技术相关的权利。

 

在种业中,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尤为关键,它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框架来解决贸易争端,这包括因知识产权冲突而引起的争议。例如,对转基因种子的进口禁令可能需要WTO进行更多的适应和调整(Rostoks et al., 2019)。

 

2.3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对新品种的保护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是一个国际政府间组织,专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系统促进植物育种的发展。UPOV提供的法律框架帮助育种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对其新品种的保护,这是通过赋予他们独占的权利以商业化他们的品种来实现的。

 

UPOV的工作不仅限于制定国际标准,它还协助成员实施这些标准,并通过促进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来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这种跨国合作确保了知识产权的统一保护,无论育种者在哪个成员工作或销售其种子。

 

2.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种子贸易的保障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在全球粮食安 全和农业可持续性中发挥着核心作用。FAO 通过多种机制和条约,如《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 IPPC),加强国与国间的合作和法律协调。IPPC旨在防止植物病害和害虫的国际传播,并通过制定国际标准来控制这些风险,这对全球种子贸易至关重要。

 

通过IPPC,FAO帮助国家实现了对植物保护的国际协调,确保种子和其他植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既安全又有效。此外,FAO在建立全球农业知识系统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其法律和技术平台,为成员解决种业中的法律和技术问题提供了支持。

 

3 国际争端与合作的典型案例

 

3.1 孟山都与农民关于转基因种子的案例

 

孟山都公司与农民关于转基因种子的法律纠纷是国际知识产权争议中引人注目的案例之一,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尤其在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这些争议核心围绕孟山都开发的转基因种子技术及其专利保护权。

 

孟山都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企业,开发了多种转基因作物种子,如耐草甘膦大豆和玉米种子等。这些种子被基因改造,能够抵抗特定杂草杀手,从而可以在农田喷洒草甘膦除草剂而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孟山都通过严格的合同和专利权保护,控制其转基因种子的使用,这与全球许多地区农民保存和重用种子的传统实践直接冲突。

 

孟山都对那些未经授权使用其专利种子的农民提起诉讼,即使这些种子是因为风吹或其他自然因素而意外混入农民田地。在全球多个国家,孟山都都面临着因其专利种子引起的法律挑战。在加拿大的一起著名案例中,农民Percy Schmeiser与孟山都之间的争议因其田中发现了未经授权的转基因蓖麻而起。尽管这是由风吹种子跨越田界造成的,但孟山都还是对他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加拿大最高法院最终判决支持孟山都的专利权,但此案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生物技术公司知识产权与传统农业实践之间权利冲突的关注。

 

孟山都与农民的这些案例突显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种子市场的扩大,这类知识产权争议可能会更加频繁。这些案例对国际法律界和农业政策制定者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平衡创新保护与保障农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3.2 先正达玉米种子诉讼案例

 

先正达玉米种子诉讼案例涉及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是一个典型的国际贸易争议和风险管理案例。该事件始于先正达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玉米品种—— Agrisure Viptera (商标名为 MIR162),该种子具有改进的抗虫性,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0年,先正达获得了美国对MIR162种子的批准,随后开始在美国市场销售。然而,这种转基因玉米在中国还未获得进口批准。2013年,当这种玉米混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玉米批次中时,由于未获得中国的进口许可,中国政府拒绝了含有该转基因成分的数百万吨美国玉米。这一事件对美国农民和玉米出口商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导致了严重的市场损失。

 

受影响的美国农民和玉米出口商随后对先正达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先正达在未获得中国市场的必要批准的情况下推广其转基因种子,未能适当警示其潜在的市场接受风险。原告方认为,先正达应对因其产品导致的市场准入问题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损失负责。

 

这一诉讼引发了对转基因作物和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广泛讨论。先正达面临的主要批评在于其风险管理策略的不足,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准入和法规遵守方面。2017年,先正达同意支付15亿美元和解,以解决与MIR162玉米种子相关的所有诉讼。这一和解标志着转基因作物国际贸易中合规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生物技术公司在全球市场推广产品时需要面对的复杂法律和监管挑战。

 

这个案例突显了在全球化的农产品贸易中,企业必须进行彻底的市场和法规研究,以管理跨国产品的法规风险,确保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顺利流通,避免因监管不同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 国际种子贸易中的风险管理

 

4.1 法律和实际风险分析

 

种业中的知识产权主要涉及植物新品种的专利和品种保护。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种子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种子或特定的杂交种子常常受到专利保护。然而,专利权的全球执行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非法复制和销售受保护种子、专利侵权诉讼以及跨国法律的复杂性。例如,孟山都公司与全球农民的纠纷就体现了专利权保护和执行的难题。

 

另外,生物安全是指在使用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时,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种子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移动可能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平衡破坏等风险。此外,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还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传统作物的纯度,如未获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案例所示。

 

4.2 国际案例和条约中衍生的风险管理策略

 

加强国际法规和标准:通过国际协议和条约,如IPPC,以及其下的《名古屋议定书》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国际社会努力建立统一的法规和标准,以管理生物安全风险和保护知识产权。

 

实施追溯和合规性检查:在国际种子贸易中实施严格的追溯系统和合规性检查,确保所有种子产品在进入新市场前都符合当地的法律和生物安全要求。例如,通过实施生物技术监测框架和加强海关合作,防止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种子跨境流通。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利用国际协议,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加强跨境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如WIPO和UPOV的工作,帮助各国建立和强化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4.3 司法合作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在国际种子贸易中,涉及的争端解决机制、法律和政策协调以及法律执行力的加强,是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际种子贸易中的争端解决通常涉及复杂的法律和贸易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侵权、合同违约和监管不一致等。为了公正且快速地解决这些跨境商业争议,多种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被动用。比如,WTO争端解决机制,WTO提供的争端解决体系是解决成员之间因贸易政策或实践引起的争议的官方平台。通过咨询、专家小组审查和上诉机构的审理,WTO帮助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议,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的正当性和稳定性。

 

在法律和政策协调方面,通过国际组织如FAO、WIPO和UPOV等举办的国际会议,各成员代表和行业专家可以讨论和达成关于种子法规、生物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共识。这些会议促进了全球种子政策的透明度和一致性。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融合,种子行业国际法律和政策的协调统一,能够降低跨国公司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另外,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国家之间可以直接解决在种子贸易和监管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这种直接的对话和合作有助于简化和统一跨国种子贸易的法律环境。

 

5 挑战与机遇

 

国际种子行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从法律协调、合作增强到生物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未来影响,种业的每一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演进与变革中。

 

种子行业的国际法律协调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不同国家对种子保护的法律极为不同,这些差异包括种子的专利保护、品种权注册以及转基因产品的监管政策。例如,欧盟对转基因种子的监管比美国更为严格,这导致两大市场在种子进口和出口政策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国际种子法律的协调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法律文本的翻译和解释往往受到各国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这可能导致执行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误区。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法律更新滞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挑战。随着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种子和生物技术法律可能需要更新以反映新的科技实际。

 

但是,尽管存在挑战,国际种子贸易也带来了合作与共享利益的重大机遇。通过增强国际合作,可以更好地统一监管标准,减少贸易壁垒,从而促进种子行业的健康发展。FAO、WIPO和UPOV等国际组织可以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沟通和协调的桥梁,推动国际法律的标准化和协调化。这些组织通过组织国际会议、技术交流和政策建议,帮助成员和企业理解和适应国际规则。同时,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种子研发投资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6 讨论与展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种业面临着既复杂又多变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国际司法合作将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面对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和动荡的国际市场环境,构建一个公平、透明且高效的国际法律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涉及通过国际组织和条约如WTO、WIPO和UPOV加强不同国家间法律与政策的统一与协调,而且还包括促进技术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快速推动创新并提升全球农业生产力与食品安全。此外,国际合作应更加关注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与能力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完善种业技术和法律体系,从而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全球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国际种业面临的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本研究也对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利益相关者提出了建议。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生物技术和相关法律的发展趋势,制定前瞻性的政策,以预见并应对未来挑战。这包括对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政策,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相关法规;还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保护投资回报,并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和国际交流。除此之外,建立或加强多边和双边合作框架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解决跨国种业的法律和市场问题,还可以加强贸易协议、科研合作,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种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影响着全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为了确保种业能在变革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并发挥其在全球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中的核心作用,需要全球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通过这样的集体努力,才能真正应对未来的挑战,把握住转变中的每一个机遇,共同推动全球种业走向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美国APHIS取消转基因种子强制环境审查,审批提速释放监管加速信号
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下属的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宣布,今后在评估转基因(GE)种子是否可作为″不受监管物品″进入市场时,将不再进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下的环境审查。这一变化源于美国最高法院近期裁定,联邦机构在缺乏法定自由裁量权的情形下,无需适用NEPA审查。此次政策调整,标志着美国将审批重

2025-08-018

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更新转基因食品定义,以接轨国际监管
2025年6月4日,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正式通过提案P1055,对《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进行了重大修订。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是将原有的、基于过程的″使用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定义,更新为基于结果的″转基因食品″定义,以便更清晰界定转基因食品。主要变更点包括:(1)定义基础变更:新定义基于食品

2025-07-3111

山西又有2家化工园区拟通过认定!认定总数增至25家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公示了山西省化工园区(第五批)拟认定名单,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北坪、朝阳片区和平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入选。公开资料显示:朔州市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采用″一园两区″模式,总占地面积6.6613平方公里,涵盖北坪片区和朝阳片区,是朔州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承载地。其中,北坪片区占

2025-07-3011

印度撤销对苯胺等3种关键工业化学品的质量控制令,以减轻本土制造企业合规压力
7月23日,印度化工与化肥部发布官方通知,正式撤销对三种关键工业化学品——乙酸(Acetic Acid)、甲醇(Methanol)、苯胺(Aniline)的质量控制令(QCOs),旨在减轻本土制造企业的合规压力。这三种化学品是制药、纺织、染料与中间体、涂料、粘合剂和农用化学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这项政策调整,意味着相关化学品的制造与

2025-07-2915

3+2!广东省又一批化工园区通过复核和认定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通过复核化工园区名单(第三批)及新认定化工园区名单(第二批)。  根据名单,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韶关高新区甘棠化工园等3家园区符合复核要求,茂名滨海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湛江东海岛化工园区等2家园区符合认定要求。  此前,广东省有10家化工园

2025-07-2224

山东省新发布10项农药管理优化措施:登记初审提速、出口2个工作日通关、生物农药开绿灯...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农药管理服务工作,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了《山东省优化农药管理服务若干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一、支持农药企业做优做强支持企业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产品申请农药生产许可,在符合国家和省化工投资项目管理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2025-07-2220

山东省印发《农药经营″一件事″实施方案》,整合优化农药经营审批流程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大数据局联合印发《农药经营″一件事″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整合优化农药经营审批流程,让农药经营者高效办成″一件事″。农药经营″一件事″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

2025-07-1723

发改委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
零碳园区最早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明确提出,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随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部署″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推动

2025-07-1627

欧盟转基因政策″半开门″!放行特定转基因大豆进口释放了什么信号?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剧,全球农业正积极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基因(GM)作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因其具备抗逆、提质增产等特性,近年来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政策放行和市场认可。然而,欧洲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一直相对谨慎,其决策过程也尤为严格和透明。2025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

2025-07-1427

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
为科学系统识别、评估与管理化工企业装置、设备老化风险,构建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近日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组织编制了《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评估方法》),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评估方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化工企业的装置、设备。其他化工企业

2025-07-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