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呋吡菌胺——对水稻纹枯病、菌核病等防效优异的SHDI类杀菌剂

2024-12-04 16:43540

呋吡菌胺(furametpyr)是由住友化学在1996年推出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是在住友化学灭锈胺和日本农药公司氟纹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在酰胺基的氮原子上引入了苯并呋喃基团得到的新型化合物,呋吡菌胺是SDHI 类杀菌剂中第1个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先导先正达、巴斯夫等企业在呋吡菌胺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多种吡唑酰胺类杀菌剂。

 

呋吡菌胺具有优异的内吸和传导活性,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都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丝核菌属和伏革菌属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如水稻纹枯病、水稻菌核病、白绢病等,并且还适用于防治由壳针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叶枯病等。国内并未登记。

 

0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furametpyr

中文名称:呋吡菌胺

其他名称:福拉比、Limber

化学名称:rac-5--1,3-二甲基-N-[(3R)-1,1,3-三甲基-3H-2-苯并呋喃-4-]吡唑-4-甲酰胺

分子式:C17H20ClN3O2

相对分子质量:333.813

CAS登录号:123572-88-3

结构式:

三维结构式:

 

 

理化性质:原药为无色或淡棕色结晶固体;熔点:150.2;蒸气压(25):4.7x10-6帕;溶解度(25)225毫克/升,正已烷1、甲苯30、甲醇134、异丙醇36、丙酮109、环已烧204、乙酸乙酯64、氯仿467、乙腈58,分配系数(辛醇/)logP=2.36(25)。该药剂在150左右随着结晶熔化出现吸热峰,在220左右~300分解,认为为放热峰。另外,在190左右开始减重,超过250时迅速减量。

 

02

作用机理

 

呋吡菌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复合物。研究表明呋吡菌胺对以琥珀酸基质的电子传递系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影响琥珀酸的组份及TCA回路,以使生物体所需的养料下降,从而达到抑菌作用。

 

呋吡菌胺的防治作用主要为抑制菌核发芽至菌丝生长的第一次感染,和抑制已形成病斑的菌丝产生及使病原失活的第二次感染。另外,该药剂对菌核形成也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03

应用

 

应用作物:水稻、小麦、果树等

 

防治病害:水稻纹枯病、水稻菌核病、白绢病、小麦纹枯病‍‍‍‍‍‍‍‍‍常见剂型:1.5%呋吡菌胺颗粒剂、0.5%呋吡菌胺DL粉剂、15%呋吡菌胺可湿性粉剂研究表明:从纹枯病菌接种7天前(预防处理)到接种后3(治疗处理),经药剂处理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10公亩3千克和4千克的1.5%颗粒剂水面处理,无论是预防或治疗均有稳定的效果。

 

另外,农田的土质、渗水程度、温度条件等环境因素对药剂影响不大,仍能显示良好的效果。

 

04

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参考主流4-甲酰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由苯并呋喃结构化合物和酰氯反应制备,制备可参考之前吡噻菌胺、氟唑菌苯胺、氟唑菌酰胺和氯氟联苯吡菌胺的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05

前景展望

 

呋吡菌胺作为较早的SHDI类杀菌剂,开发之初三井化学对其有精准的定位,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呋吡菌胺具有优良的内吸和传导活性,对稻纹枯病具有适度的长持效活性,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在日本由于常年的使用,抗性越来越重,防效和持效期越来越差,但在国内呋吡菌胺并未登记,目前SDHI类杀菌剂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呋吡菌胺作为老品种在合成和推广上都兼具性价比优势。

 

来源公众号:李祝明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联苯菌酯——日本住友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联苯菌酯(Bifemetstrobin)是2020年由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从结构上看,可视为由4-甲基联苯氧基对2-位的芳环进行修饰得到。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不同,联苯菌酯在甲氧基丙烯酸酯和苯环之间插入了氧原子,这也使得联苯菌酯较其他常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能具有更优秀的产品性能。01

2025-06-306

日本三井化学SDHI杀菌剂吡噻菌胺在日、美、加、澳及中国的登记情况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日本三井化学于1996年开发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中同时含有一个吡唑环和一个带有支链的噻吩环,可看作在呋吡菌胺的结构基础上由噻吩结构替代了苯并呋喃基团得到的,是新颖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杀菌剂。吡噻菌胺的化合物专利,包括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化合物专利均申请于1996年

2025-06-2717

除草剂2,4-滴异辛酯的工艺改进研究
摘自:《山东化工》2025年09期作者:张华; 李浩桤(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2,4-滴异辛酯(2,4-二氯苯氧乙酸异辛酯),英文名称2,4-D-isoctyl,是一种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适用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防除对象包括小蓟、苣荬菜、鸭跖草、问荆、藜、蓼、米瓦罐、龙葵、苘麻、离子草、繁缕、苋菜、葎草、苍耳、

2025-06-2632

吴国强:以全新竞争思维重塑农药行业全链条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2025年第6期作者:吴国强近几年,农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从生产领域到经营、零售领域,都可谓是硝烟弥漫。竞争是市场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常态,无法避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对待竞争、采取什么方式应对竞争、追求怎么样的竞争结果?也即竞争思维问题。打赢竞争是所有参与竞争者共同的追求,但追求

2025-06-2625

″差异即机遇″ 解读新烟碱杀虫剂的理化特性 ″罗盘″
1. 水溶性与内吸渗透性差异水中溶解度: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Lg Kow:吡虫啉(0.57)、啶虫脒(0.8)、噻虫胺(0.7)噻虫嗪(-0.13)、呋虫胺(-0.549)内吸性:噻虫嗪、呋虫胺(很强)吡虫啉、噻虫胺(强)啶虫脒(弱)应用技术影响:高水溶性化合物(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更适合叶面喷雾和种子处理,能快速被植物吸收并传导;

2025-06-2623

汉和生物细胞工厂智造 | 5-ALA成本降低90%
因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物学功能、跨领域应用潜力及产业化等技术突破带来的经济价值,5-ALA(5-氨基乙酰丙酸)成为全球农业科技、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和开发目标。根据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5-ALA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根据Global Growt

2025-06-2534

噁唑氟虫胺——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国产创制新品种
噁唑氟虫胺(isoflualanam)是2023年由清原农冠开发的新型异噁唑啉类杀虫剂,从结构上看其与异噁唑虫酰胺、氟噁唑酰胺、以及氟雷拉纳、阿福拉纳、洛替拉纳、沙罗拉纳等各种拉纳结构类似,其核心特征就是结构中都含有异噁唑啉杂环。包括噁唑氟虫胺在内的部分该类化合物农业上被证明具有超高效、超广谱的杀虫/杀螨活性。在实

2025-06-2441

全球首个HDAC抑制剂类杀菌剂Flufenoxadiazam,表观遗传调控的革命性突破
一、创新背景与核心价值:全球首个HDAC抑制剂类杀菌剂氟菌噁唑(Flufenoxadiazam,1839120-27-2)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的苯甲酰苯胺类杀菌剂,也是全球首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类农药。其分子设计融合了1,2,4-噁二唑杂环与三氟甲基基团,赋予其独特的生物活性。该化合物于2021年获ISO正式命名,计划2029年在南美

2025-06-2343

氟溴虫酰胺:新型间二酰胺类杀虫剂新成员,对小菜蛾、二化螟等具有高杀虫活性
氟溴虫酰胺(trioxyflanilide)是浙江宇龙2022年研发的新型间二酰胺类杀虫剂,也是继三井溴虫氟苯双酰胺、泰禾环丙氟虫二酰胺、中化多氟虫二酰胺后国内研发获得国际通用名的又一间二酰胺类杀虫剂。研究表明,氟溴虫酰胺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二化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要好于溴虫氟苯双酰胺。可以预见的是间二酰

2025-06-2062

拆解砜吡草唑核心合成工艺 → 系统对比分析主流工艺路线优劣势
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作为替代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新型异噁唑类除草剂,其合成工艺的核心在于关键中间体M1(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硫基]-4,5-二氢-5,5-二甲基异噁唑)的构建及后续氧化步骤。以下基于最新专利及文献,系统分析主流合成路线及其优劣对比:一、传统合成路线:M1中间体的构建策

2025-06-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