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种子市值逾1500亿元!持证种企9841家,40家资产超10亿元

2024-11-19 15:491120

全国农作物种子规模达1563亿元,2023年持证种企9841


种业企业是现代种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机中心等有关单位对我国的农作物种业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梳理了企业的构成类型为今后企业扶贫工作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利提供有利支撑。


从总体情况看,2023年我国有农作物种子持证企业9841家,其中正常生产经营企业8721家。


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500亿元,达到1563亿元,其中,四大作物占比达到60%,包括玉米30%,水稻15%,小麦15%,大豆4%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是我国农作物种业最大的优势区,是种业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在华东地区的农作物种业企业数量达1931家,占比超2成,企业总资产占比约1/4,种子销售收入占比在1/3以上,科研投入占比近4成。

 

                                             

 

种企总资产超10亿元的仅40家,占比0.4%3/4种企的年营收收入低于1000万元


从企业规模看:

 

·        总资产超10亿元的有40家,占比仅0.4%

·        总资产在5亿~10亿元的有58家,占比0.7%

·        总资产在1亿~5亿元的有489家,占比5.6%

·        总资产在3000万~1亿元的有1328家,占比15.2%

·        总资产在500万~3000万元的有2525家,占比29.0%

·        总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有4281家,占比49.1%,接近企业总数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总资产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78%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一半。尤其是瓜菜企业,3445家瓜菜企业中,总资产3000万元以下的占9成。

 

 

从企业营收看:2023年全国种业企业共实现种子销售收入1258亿元,平均利润率在8.23%;有3/4企业的销售收入低于1000万元;有1/4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 1000万元,这1/4企业贡献了全国种业销售收入的9成。


具体来看:

 

·        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2130家,这些企业的种子销售收入占比在89%

·        销售收入在1亿~5亿元的有245家,它们的种子销售收入占比在25%

·        销售收入在5亿~10亿元的有16家,它们的种子销售收入占比在8%

·        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的企业有11家,它们的种子销售收入占比在14%03企业越发成为品种选育的主体;

 

 

全国种企科研总投入76亿元,44%的种企完全没有研发投入


从科研投入看,全国种业企业的科研总投入七十六亿元,平均投入强度6%,这一数据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2.3倍,侧面反映出种业是高科技产业,是农业的芯片。


但也可以看到:

 

·        3876家企业完全没有研发投入,占比44%

·        研发投入超过50万元的种业企业有1828家,占比21%

·        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的种业企业有286家,占比仅3.3%


综合来看,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并且科研投入超过300万元的企业有286家,占比3.3%,它们的科研投入总和为47.6亿元,投入占比为63%

 

 

从品种选育看,企业越发成为品种选育的主体,在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品种中,由企业选育的占65%,在登记品种中,由企业登记的占比接近56%,在新品种保护中,由企业申请的占54%,授权量占49%


在全国推广面积前二十的四大作物来看,由企业选育的有19个杂交稻、2个常规稻、14个玉米、4个小麦和1个大豆。

 

 

69+244+8500,种业企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从不同维度分析我国农作物种业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结构:


按综合实力,可以把种业企业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69家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这69家阵型企业在2023年总资产规模800亿元,比2022年增加176亿元,占行业总值的近1/4,优势地位进一步突出。种子销售收入287亿元,种子销售毛利润96亿元,净利润24亿元,分别占行业总值的23%30%23%,科研总投入27亿元,超过全国总值的1/3,投入强度9.4%,较6%的行业平均值高3.4个百分点。


这些企业是我国种业发展的核心,要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支持培育种业领军企业,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


第二类是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并且科研投入超过300万元,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企业,共244家,(数量统计已剔除包含其中的阵型企业)这些企业的总资产为589亿元,占行业总值的近2成,种子销售收入340亿元,占行业总值的近3成,科研投入21亿元,也占行业总值的近3成,科研投入强度6.1%,与行业平均值相当。


这些企业是行业的中坚力量,要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更好服务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类是其他近8500家企业,这些企业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构成了我国种业的基本面,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4%,总资产1890亿元,占行业总值的近6成,销售收入634亿元,占行业总值的一半,科研投入28亿元,占行业总值的近四成,科研投入强度4.4%,较行业平均值低1.6个百分点。


这部分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整合优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的服务水平。

 



来源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齐禾生科与科迪华战略合作,加速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
近日,齐禾生科与国际农业创新巨头科迪华农业科技(Corteva Agriscience™)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研发与全球应用展开深度协同,携手推动高产、抗逆、营养强化型作物的商业化进程,为中国及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此次合作将聚焦双方核心技术与资源优势,重点推动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基

2025-09-192

大北农生物又一大豆产品获批阿根廷种植许可
阿根廷当地时间2025年9月8日,阿根廷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大北农生物研发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8205(DBN-Ø82Ø5-8)通过安全评价审查,正式获批种植许可。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8205将与已获批的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8002遗传叠加,形成抗虫升级产品,对低纬度地区主要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控效

2025-09-1142

舜丰生物与德国KWS签署基因编辑技术全球授权合作协议
近日,山东省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百年种业龙头KWS SAAT SECo. KGaA(以下简称KWS)签署了基因编辑技术全球授权协议。此次合作是舜丰生物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对所有作物的全面授权,成为中国生物技术出海的新里程碑。强强联合开启合作新篇章KWS成立于1856年,是全球排名前五的植物育种公司,在80多个国家

2025-09-1144

全球首个耐双除草剂大麦品种AGT-Bunyip IA发布,含咪唑啉酮类耐受性
澳大利亚Australian Grain Technologies(简称 AGT)近期宣布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个耐双除草剂的大麦品种 AGT-Bunyip IA,该品种集成了 ImiTol™ 和 CoAxium®两种先进技术,为种植者在管理除草剂残留和控制难缠田间杂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AGT-Bunyip IA 品种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和 Aggressor®除草剂均具有耐受性,尤

2025-09-0275

种子包衣:推动小麦种子从″产品″到″商品″的价值加成
本文作者:唐浩平近期正值小麦种衣剂销售铺货旺季,然而无论是种衣剂还是小麦种子市场,均感受到明显的寒意。去年至今,部分区域小麦、玉米受极端天气影响,产量大幅下滑,不少种植户损失严重。加之粮价持续低迷,农户购买商品小麦种的积极性进一步减弱,多数转向使用自留种。与此同时,小麦种衣剂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因多

2025-08-2690

BioConsortia获1500万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固氮菌全球上市
美国农用微生物制剂企业BioConsortia近日宣布,已从其长期内部投资者处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Otter Capital及其相关基金。至此BioConsortia获得的总投资额已达9500万美元。新资金将加速BioConsortia突破性的玉米固氮种子处理剂Always-N™的全球上市,并支持其位于加州戴维斯总部研发的推进。BioConsortia持续开发固

2025-08-07159

慕恩生物十年筑基破局内卷:蒋先芝博士如何打造全球生物科技新势力
十年筑基,初心如磐。2015年,怀揣″建立全球一流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平台″的信念,蒋先芝博士创立了慕恩生物。十年间,这家企业从5人团队发展成拥有300余名员工的国际化生物技术平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化菌种资源库。依托全产业链DREAM技术平台,公司不仅打造出多个国内首创、全球标杆的农业生物制剂,更前瞻布局″生

2025-08-07150

阿根廷批准1项转基因玉米和1项转基因大豆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
2025年7月29日,阿根廷经济部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秘书处批准了1项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和1项转基因大豆COR23134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上述转基因作物均由科迪华公司研发。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通过表达Cry1Da2、

2025-08-07173

生物营养种衣技术新突破!科迪华Lumidapt™ Valta™ LS将助力玉米均匀出苗稳增产
在玉米种植中,及时、均匀的出苗是促进季末获得更高产量的关键因素。农学家们早已观察到,当田间植株出苗延迟超过3至4天时,会导致可量化的产量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出苗时间差的增大,产量损失也会相应增加。原因在于,出苗较晚的″弱势″植株在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生长受限。近期,科迪华

2025-08-06161

农业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审批启用专用章!农业农村部公告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33号发布。根据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本级实施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核发″、″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加工、进口和广告审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行政审批事项,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专用章。1. 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

2025-08-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