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农药登记新政解读:委托加工、标签″一证同标″等监管新规,企业如何应对?

2025-09-19 17:2420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组织召开了″农药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技术培训班″,以帮助农药从业人员及时学习掌握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监管技术新动态、新要求。


会上,相关专家就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专家解读:中国的农药行业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现有1700多家本土的农药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目前已经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已经达到了747种,中毒和低毒农药占比达到85%。在农药出口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产品用于出口,出口的国家数量达到180多个,除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之外,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中国贡献。


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专家解读:我国农药行业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内卷性竞争愈演愈烈,表现在产能的结构性矛盾、同质化竞争严重和产品价格的下滑。此外在产品质量方面,出现了农药含量违规增加,甚至添加隐形成分。在这个背景下,农药行业更应该坚持长期主义,精耕细作,打响品牌。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规划,如产业规划、发展规划等,告知农药企业哪些产品是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并在项目审批时充分考虑到用户端的实际需要。


《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的修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专家解读:政策的调整隐含着对农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数量的调控。原有政策已经指出,新设立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内建厂。本次修订中提出″改变生产地址或者新设生产地址的,按新设立农药生产企业要求办理″。这意味着,现有企业因增加生产地址或者搬迁等,均需要符合新设企业的规定,进入省级园区。那么,原来不属于省级园区或者规范用地范围的企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就是近些年,农药行业新增加的企业不多,而且新增企业基本都是大型企业的原因。


经过此次修改,涉及农药委托加工的企业应该注意什么?


专家解读:本次法规调整的一个重点便是强调农药委托加工的合规性。农药委托加工出现的背景是为了促进农药行业的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行业中也很多企业″把经念歪了″,引发了农业农村部的高度重视。


结合本次《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修订内容与《民法典》的内容,企业要在农药委托加工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农药的母药和原药不允许委托生产。这也就是说,委托加工中不能涉及农药的化学变化,只包含物理变化。


二、要特别注意区分农药委托加工和出租、出借农药登记证。农药委托加工的前提是双方都属于农药生产企业。若委托方没有将配方和加工工艺告知受托方,那便涉及伪售,是典型的出租、出借农药登记证。此外,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资金流向,也是区分农药委托加工和证件出租的重要标准。


三、在农药委托加工中的责任划分中,委托方对农药产品的质量负责,一旦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要处罚双方。同时为保证委托加工生产出的产品与证件一致,委托方要在告知受托方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做好培训、指导和监督,确保加工的产品与农药登记信息一致。


四、商标的使用。委托加工生产的农药产品中,只允许使用委托方的商标,不允许使用受托方的商标。如果一个产品在自己生产的同时又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同样要保持商标的一致。


五、二维码的信息。二维码查询的平台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委托加工的产品属于委托方,所以二维码的信息和查询应该来自于委托方的平台。二维码的信息来源,也是执法人员区分委托加工和出租出借证件的指标。


六、受托方的委托权力。根据《民法》的内容,受托方可以再次进行委托。


本次农药登记管理办法修订的出发点是什么?


专家解读:《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的修订是基于行业的三大需求。一是为了不断适应农药产业发展;二是持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日常管理;三是推动好经验上升为制度的需要。本次《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的20余处的修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程序、减轻负担、优化服务;二是细化部分登记管理要求;三是完善有关法则。


农药标签管理新要求体现了什么趋势?


专家解读:农药标签管理新要求堪称是史上最严监管变革,是为了改善行业的无序同质化恶性竞争。企业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标注原药来源。这条规定有利于保障农药质量,减少农药产品登记中使用的农药与实际生产使用农药存在部分脱节的问题。此外,可促进农药行业形成自律链条,促进制剂企业与原药企业形成利益的责任共同体。


二、规定要求相同的农药产品使用不同的商标,会让农民误以为是不同的农药产品,造成农民选药难、重复用药等问题。在产业层面,″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应当标注同样的商标″起到引导企业重视品牌意识、强化品牌管理、培育自己的核心品牌。


四、农药产品使用时需要添加指定助剂的,应当标注助剂的相关信息。本条所指的″指定助剂″与桶混助剂不是一个概念,指的是由于安全性、稳定性的考虑,在加工制剂产品的时候,没有办法直接添加进去,而是要现场添加。


来源: 农资导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澳大利亚新西兰重新定义转基因食品:无外源DNA即非转基因
2025年9月2日,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发布修订后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规》,旨在促进创新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主要修改内容包括:(1)″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更改为″从经过基因改造过程含有外源DNA的生物(或细胞)中衍生的食品″。此前″转基因食品″定义为由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FSANZ认为该定义未能充分涵盖新

2025-09-186

生态环境部扩容化工园区水污染应急试点,46园区入选第二批″一园一策一图″名单
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公布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化工园区为第二批试点园区。通知要求,试点园区遵循″以空间换时间″的环境应急理念,根据《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

2025-09-1610

2,4-滴二甲胺盐等97种农残限量新标征求意见,首次填补小宗作物″缺标″短板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拟定了《食品中2,4—滴二甲胺盐等9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标准文本,现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拟新增的212项限量标准,涵盖了2,4-滴二甲胺盐、草铵膦、吡唑醚菌酯、阿维菌素等当前登记用量大、膳食暴露风险高的97个农药品种,涉及谷物、蔬菜、水果、油料、药用植物、食用菌、调味

2025-09-0566

福建福州市规范直播电商,从亮证亮照到广告审查,杜绝农药等产品虚假宣传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直播电商经营行为的提醒告知书,提醒全市各直播电商经营主体要亮证亮照亮规则、规范营销宣传,禁止虚假误导明码标价,杜绝价格欺诈。告知书明确,涉及农药、兽药、保健食品广告等特殊商品或者服务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同时要求,直播间运营者应当在首页或画面显著位置持续公示

2025-09-0358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开硝苯菌酯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拟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硝苯菌酯、盐酸吗啉胍、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征求意见稿)》等3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硝苯菌酯、盐酸吗啉胍、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025-09-0163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农业″,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这一重磅文件为智慧农业按下加速键,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即将到来。这份文件不仅描绘了AI赋能农业的宏伟蓝图,更指出了三个极具前景的具体方向。政策解读:国家战略驱动产业变革这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赋能农业已从技术

2025-08-2870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版全文发布(农业农村部令第3号)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2017年6月21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6号公布,2018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2号、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1号、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

2025-08-2773

《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版全文发布(农业农村部令第3号)
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2017年6月21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5号公布,2018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2号、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药经营许可的

2025-08-2773

《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版全文发布(农业农村部令第3号)
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2017年6月21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4号公布,2018年12月6日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2号、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令2025年第3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药生产行为,加强农药生产管理,保证农药产品质量,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

2025-08-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