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入关键冲刺期,高标准筑牢产业化技术基石

2025-04-21 19:331890

2025年,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入关键冲刺期。农业农村部出台推进措施、企业业绩亮眼、转基因品种增产稳产效益明显,但技术标准执行不足、品种同质化、库存压力等问题仍待破解。其中,行业中有关技术标准执行水平低是制约转基因品种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因素。


本文结合行业实践,提出″高水平执行行业技术标准″是中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稳健发展的开局正道,助力生物育种从″实验室优等生″迈向″田间实战派″,保障转基因玉米产业稳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现状:转基因玉米品种产业化应用进程提速


基本现状:中国转基因玉米研发与应用已步入快车道。截至2025年,20个转化事件获批34个当前在有效期内的生产性应用安全证书(请见附件数据),覆盖抗虫、耐除草剂等复合性状;16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审定(附件数据未包含尚在公示的9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并推广,其中,铁391K、裕丰303系列、京科968系列、登海系列、隆平218R、中科玉505系列、瑞普909D、郑单958系列等转基因品种已在多个主产区推广,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注:此句信息来源求助于AI,如有误导疏漏,请向DeepSeek″问责″)


成效显著:为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生产应用,自2022-2024年农业部组织了产业化生产试点与示范,其中2024年示范面积超过1000万亩,个别品种开展了″万亩示范″等较大规模生产性试验,试验总体结果表明,玉米转基因品种单产提升效益明显,尤其抗虫性上已经过大面积生产性检验,验证了其高产稳产潜力和价值。在企业端,效益明显。例如,丰乐种业2024年净利润增长73.67%,转基因玉米品种″铁391K″单品销量近700万公斤,成为其业绩成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隐忧浮现:已审定的品种中大多为传统底盘品种的″转基因升级版″, 转基因目标性状和品种两个方面同质化都非常之严重,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库存激增问题突出(普通玉米品种库存对转基因品种推广影响同样巨大),种业企业种子库存同比翻倍,现金流承压。具体隐忧还存在于转基因新产品研发上,当前仍没有我国完全原始创新的产品获得生产安全证书,是否能够于本土原始创新研发出接续的新一代转基因产品的前景仍不明朗。


两难博弈:转基因玉米品种数量的快速扩容,旨在通过广泛的生产性检验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优质品种,以促进粮食生产与供给安全。这一进程也暴露出严峻的问题,品种与转基因目标性状同质化严重,市场陷入低水平重复竞争;部分企业为抢占先机,极力推动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进入审定、开发与生产应用。若放任品种数量无序增长,将加剧市场内卷,伤害转基因玉米品种类型生产价值的信誉,挤压优质企业的创新空间;若过度收紧审定,则可能延缓技术推广,削弱产业化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农业主管部门陷于″开放审定″与″限制低质品种″以保障技术红利之间的″两难″博弈,正在开展有关措施,为优质企业开辟″绿色通道″试验,进一步扩大优质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与推广。


痛点:行业技术标准执行不足,是当前制约产业化进程主要技术因素


高水平执行行业技术标准,将彰显转基因品种产业化生产性价值,保障品种商业开发价值,延长品种开发寿命,是种业开发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成功的关键。种植业产品开发周期长,进程慢是行业性质决定的。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过程中,部分企业开发主体产业急功近利心态严重,并未从当年美国等先发国家产业化过程曾经出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别人犯过的错,正在并即将再犯一遍。″人类从历史中能吸取的唯一有价值的教训就是我们从不会吸取历史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农村部此前推行的规模逐步扩大的产业化生产试点与示范之决策是何其英明。


技术标准执行中具体存在的短板


1)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不足:田间试点中,少数品种出现目标基因丢失或性状不稳定,如耐草甘膦性状失效率偏高。


2)底盘品种遗传背景回复率不够:遗传背景回复率不够,由于连锁累赘,导致出现原底盘品种并没有的负面农艺性状,生产试验与示范过程曾出现的问题大多与此有关。业内有个别性状公司居然仅以″玉米品种真实性″的40个SSR分子标记检测作为委托材料的交付标准。这一条是交付必须的,但是还远远不够,是乃技术标准采用不当。


3)个别转化体其所转的外源基因在某些遗传背景上有负面性状:例如,个别转化体在某些材料上,出现发芽率问题、育性问题等是由于外源EPSPS基因导致的,引起重要的负面农艺性状,未来品种开发上可以通过限定受体目标品种范围来解决。


4)种子生产管理:制种环节隔离、去雄操作等问题会导致遗传漂变加速。根据转基因品种的特点做哪些关键补充或升级,各企业重视程度和执行水平不一。部分企业沿用传统品种管理模式,未针对转基因特性升级流程。导致品种制种群体中转化体目标基因不稳定,甚至丢失,从而影响转基因目标性状。


破局:高标准执行技术标准是关键


推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需以高标准打通全链条技术规范:


1)严格执行全基因组遗传背景检测


基于回交导入外源基因策略的转基因品种研发,无论是底盘品种转基因版升级,还是转基因品种从头审定,40个SSR位点检测是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采用全基因组均匀分布分子标记技术,确保高遗传背景恢复率,从源头上降低连锁累赘风险和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效应,保障玉米生产安全,延长品种开发寿命。


2)企业和品种审定试验强化性状稳定性验证


推行多环境(3-5个生态区),强制要求目标性状表达一致性,淘汰″实验室优等、田间掉队″的品种。


3)升级种子生产管理规范,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标准


亲本纯度、制种大田隔离、去雄操作、收获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上,加强管理,强化技术执行标准,确保种子质量。


结 语:


针对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唯有以高标准筑牢产业化的技术基石,方能保障行业中性状企业和种子企业的稳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如基因编辑产品开发。当前,已有两个玉米基因编辑体获批生产应用安全证书,预期未来大量基因编辑体将获得生产性应用许可。与转基因玉米相比,基因编辑具有公众接受度更高、生产性应用申请更简便等优势;然而,其目标性状范围广泛、监管难度大、功能效率机制更复杂、生产性应用开发技术性更强,预期其产业化将面临的问题和难度也将更大。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用开发的经验将为此奠定重要基础。


附:


1.20个玉米转化事件获批34个当前仍在有效期内的生产性应用安全证书


BBL2-2、BFL4-2、Bt11×GA21、Bt11×MIR162×GA21、CC-2、DBN3601T、DBN9501、DBN9858、DBN9936、GA21、LP026-2、LW2-1、nCX-1、ND207、WYN041、WYN17132、瑞丰125、瑞丰125×nCX-1、瑞丰8、瑞丰8×nCX-1


2.当前获批安证转化体中抗虫性状的主要目标害虫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粘虫(Mythimna separa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草地贪叶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玉米根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


3.当前获批安证转化体中耐除草剂性状的目标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


QQ20250421-095206.png


4.已审定的6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清单(未包含当前仍在公示的品种):


奥美95D、大丰30F、德单123R、登海533D、登海533K、登海605D、登海685D、登海710D、东单1331D、东单1331K、和育185WG、和育187D、恒丰728D、恒育1D、宏恺706D、宏硕899SK、葫新358D、华兴单88DT、惠民207R、嘉禧100D、金科玉3306D、金苑玉177K、京科968D、京科968K、京科968TK、京科986GE、京农科728K、康农20065KK、科河699D、乐盈797D、利禾1D、联创808R、良玉99D、辽科38D、辽科38K、龙垦1755K、隆平218R、罗单566DT、农大372R、农大778D、农华803D、荣玉8K、瑞普909D、胜美999D、天农九D、天育108Z、天育616K、铁391K、五谷3861KK、先达901ZL、翔玉998HZ、优迪919HZ、裕丰303D、裕丰303H、裕丰303R、裕丰623K、远科105D、远科105WG、增玉1572KK、郑单958D、郑单958GK、郑单958K、中科玉505D、中科玉505R


来源: 公众号:智种网NOVOSEED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BioConsortia获1500万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固氮菌全球上市
美国农用微生物制剂企业BioConsortia近日宣布,已从其长期内部投资者处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Otter Capital及其相关基金。至此BioConsortia获得的总投资额已达9500万美元。新资金将加速BioConsortia突破性的玉米固氮种子处理剂Always-N™的全球上市,并支持其位于加州戴维斯总部研发的推进。BioConsortia持续开发固

2025-08-0773

慕恩生物十年筑基破局内卷:蒋先芝博士如何打造全球生物科技新势力
十年筑基,初心如磐。2015年,怀揣″建立全球一流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平台″的信念,蒋先芝博士创立了慕恩生物。十年间,这家企业从5人团队发展成拥有300余名员工的国际化生物技术平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化菌种资源库。依托全产业链DREAM技术平台,公司不仅打造出多个国内首创、全球标杆的农业生物制剂,更前瞻布局″生

2025-08-0767

阿根廷批准1项转基因玉米和1项转基因大豆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
2025年7月29日,阿根廷经济部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秘书处批准了1项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和1项转基因大豆COR23134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上述转基因作物均由科迪华公司研发。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通过表达Cry1Da2、

2025-08-0765

生物营养种衣技术新突破!科迪华Lumidapt™ Valta™ LS将助力玉米均匀出苗稳增产
在玉米种植中,及时、均匀的出苗是促进季末获得更高产量的关键因素。农学家们早已观察到,当田间植株出苗延迟超过3至4天时,会导致可量化的产量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出苗时间差的增大,产量损失也会相应增加。原因在于,出苗较晚的″弱势″植株在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生长受限。近期,科迪华

2025-08-0679

农业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审批启用专用章!农业农村部公告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33号发布。根据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本级实施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核发″、″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加工、进口和广告审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行政审批事项,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专用章。1. 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

2025-08-0474

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更新转基因食品定义,以接轨国际监管
2025年6月4日,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正式通过提案P1055,对《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进行了重大修订。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是将原有的、基于过程的″使用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定义,更新为基于结果的″转基因食品″定义,以便更清晰界定转基因食品。主要变更点包括:(1)定义基础变更:新定义基于食品

2025-07-31100

基因编辑落地河西走廊,齐禾生科与华美种子共建蔬菜作物新品种孵化器
2025年7月24日,北京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齐禾生科″)与酒泉市华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华美种子″)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在华美种子位于甘肃酒泉的公司总部签署了《品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应用全球领先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围绕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联合研

2025-07-28102

韩国批准2项转基因大豆和1项转基因微生物用于食品或饲料
2025年7月15日,韩国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公布了转基因大豆DP-305423-1×DAS-44406-6和转基因微生物DS003用于食品、转基因大豆MON94313用于饲料。转基因大豆DP-305423-1×DAS-44406-6由科迪华公司研发,通过引入fad2-1、2mepsps、aad-12基因以及pat基因,兼具耐磺酰脲类除草剂、2,4-D、草甘膦和草铵膦,以及提高大豆油酸含量

2025-07-25118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
2025年7月11日,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指导下,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在京组织召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成立大会。20家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审议并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章程》。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奔涌,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为代

2025-07-15130

欧盟转基因政策″半开门″!放行特定转基因大豆进口释放了什么信号?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剧,全球农业正积极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基因(GM)作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因其具备抗逆、提质增产等特性,近年来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政策放行和市场认可。然而,欧洲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一直相对谨慎,其决策过程也尤为严格和透明。2025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

2025-07-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