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物科技初创企业Quercus Biosolutions正式走出隐身模式,并获得未披露投资者的pre-seed轮融资。
该企业由农业行业资深人士于 2023 年创立,致力于通过生成式AI设计全新类别的农作物保护产品,核心技术基于人工合成的微型蛋白(mini proteins)。Quercus还与药物研发企业Ordaos Bio达成战略合作,将Ordaos的AI平台从人类医学拓展至农业领域,以实现农作物保护方式的变革。
范式重构:AI赋能的蛋白结构智造体系
目前,大多数农作物生物制剂企业依赖从天然蛋白库筛选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以用于病虫害防治。然而,这种方法受限于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种类,难以针对性优化稳定性、精准度和一致性。Quercus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生成式AI从头开始设计全新的微型蛋白,而非仅仅优化已有蛋白。相比传统的生物制剂开发模式,Quercus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研发效率,并能够在早期阶段就考虑蛋白的稳定性、制剂开发、供应链可行性等关键因素,从而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其工作流程包括:
场景突破:生物制剂产业化验证矩阵
目前,Quercus 正在与Solis Agrosciences合作,进行数据生成、优化与验证,并计划在未来3-6个月内开展温室及生长室实验,预计最快6个月内进入田间验证阶段。此外,企业正在建立知识产权(IP)组合,以确保在AI蛋白设计应用于农作物保护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开发方面,Quercus目前主要针对已知的作用靶点,例如某些化学农药或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作用的靶标。AI通过预测微型蛋白的结构,并优化其与目标酶或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实现与化学农药同等或更优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战略进化:农业科技生态位抢占策略
农业生物科技整体上比人类医学落后5-15年,而后者已经涌现出大量先进的AI生物设计平台。因此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借鉴制药行业的成功经验,利用药物研发领域的AI技术来加速农作物生物制剂的创新。
未来,Quercus 将持续深耕精准农业与可持续农业领域,聚焦解决生物农药在稳定性、成本及规模化生产方面的关键挑战。公司致力于研发可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解决方案,并利用 EPA(美国环境保护署)生物农药监管体系的优势,加速新型蛋白杀虫剂的审批进程,力求在两年内完成注册,显著缩短上市周期。随着全球农作物保护市场向生物技术和精准农业转型,Quercus 依托AI设计平台,预计未来两年将在生物农药领域实现比过去二十年更大的突破,推动蛋白杀虫剂成为继化学农药之后的重要类别。
来源: 公众号:知耕TechCube
纳米农药新突破:水基化单分子递送系统提升害虫防控效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创新团队,成功构建了绿色水基化单分子纳米农药递送系统。该系统破解了难溶性农药在水相中极小尺寸分散与递送难题,创制的单分子纳米农药实现了在多种作物上对害虫的高效绿色防控。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纳米农
2025-08-217
巴西Solinftec 推出 Solix 机器人重大升级,扩展至更多美国州
在 Farm Progress 2025 展会上,巴西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Solinftec 宣布,其 Solix 农业机器人平台迎来重大升级,并将在 2025 年进入更多美国市场。这些新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田间的自主性、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此前,Solix 已在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投入使用。未来一年,公司计划在 堪萨斯州、爱荷华州、威斯康星州和
2025-08-209
中国农业B2B数字化服务平台一亩田集团成功上市纳斯达克
8月19日,中国领先的农业B2B数字农业服务企业一亩田集团(Yimutian,股票代码:YMT)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首家来自中国的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企业。一亩田在本次IPO中发行452.2万股ADS,发行价为每股4.1美元。另外,承销商有48.8万股的超额配售权,若全额行使,一亩田本次IPO将募资约2200万
2025-08-20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发布首个基于国产算力的农业大模型——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
8月9日至10日,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杨凌示范区举行。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九壤耘星农业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以下简称″九壤耘星″)这是国内首个基于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并发布的农业大模型,标志着我国智慧农业在自主可控与深度智能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西北农林科
2025-08-1545
纳米载体SPc 在RNA农药、植物源农药及免疫诱抗剂等生物制剂中的应用突破
摘自:《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5(08)作者:钱鑫;沈杰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载体逐渐被引入到农业领域,特别是在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凭借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赋予其强大的装载能力、可调节的粒径、较强的表面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地改进传统生物制剂的递送和释放性能。星状多聚阳离
2025-08-1354
秋粮生产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水稻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实施指南来了
″立秋″已过,全国秋粮生产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针对中后期可能面临的高温、干旱、病虫害等多重威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水稻、玉米、大豆″一喷多促″技术意见,指导各地科学应用肥药混喷技术,力促秋粮稳产增产。2025年水稻″一喷多促″技术意见(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东北地区重点关注渍涝、倒
2025-08-1259
田间机器人:综合杂草管理拼图中的智能模块,非独立解决方案
近年来,农业生产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但深刻的变革。杂草控制,这一看似简单的田间操作,正在走向高度技术化与系统化。而处在这场变革风口上的,是一个越来越被提及的角色:田间机器人。在除草剂抗药性不断上升、可用产品逐年减少的当下,加之人工成本高昂、农村劳动力愈发紧缺,传统除草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于是,人们的目光
2025-07-30103
美国加州机器人初创公司TRIC Robotics完成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近日,美国加州机器人初创公司TRIC Robotics宣布完成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Version One Ventures 领投,Garage Capital、Todd and Rahul Capital、Lucas Venture Group 以及其他投资公司和个人天使投资人跟投。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其独特的紫外光(UV)机器人服务。此轮融资将助力 TRIC Robotics 拓展其在加利福
2025-07-29123
中国中化农业种植AI大模型″iMAP″首发亮相! ″耕-种-管-收″全周期数智化!
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关键阶段,AI″超级大脑″正在走进田间地头。7月28日,中国中化发布业内首款农业种植大模型″iMAP″。作为数智时代的″新农具″,iMAP具有可解释、可追溯、机理驱动的智能算法新架构,实现作物机理、大模型和智能体三体融合,推动″从土壤到丰收″的全周期数智化农服升级,破解农业生产″经验
2025-07-2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