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常年种植总面积约25亿亩,其中油料作物约2.0亿亩,向日葵面积约0.11亿亩,向日葵种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面积的0.4%、占油料作物的5.5%,属于典型的区域性、特色经济小作物。
以2022年为例,中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约1170万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吉林、贵州、黑龙江、河南、湖北、辽宁、宁夏等24个区域。其中排名前6的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吉林、山西向日葵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60.91%、13.02%、5.34%、5.30%、4.47%、2.72%。2023年内蒙古、新疆向日葵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45万亩和193万亩,全国种植面积占比达到68%和16%,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向日葵是内蒙古第二大、新疆第六大作物。某种程度上内蒙古的向日葵即是中国的向日葵。
综合多方数据及内蒙古市场调研,2023年以省级平台出货价统计,中国油料作物植保市值约13.4亿元,占比2.4%;2023年内蒙古植物保护用虫、菌、草、种子处理剂、植物营养产品销售额合计10.8亿元;2024年内蒙古市场调查(零售价),向日葵100%滴灌栽培,按零售价统计每亩常规用药成本约50元(不含水溶肥),草:菌:虫农本占比约为10:20:20。由此推算,按农本计,内蒙古向日葵植保市值约3.5亿元、全国向日葵植保市值约5亿元。
向日葵的种类与代表性品种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国向日葵分食葵、油葵、观赏葵三种,种类占比与全球有所不同,中国食用型向日葵占比约70%,油用型向日葵约30%,观赏型向日葵占比很小。
食葵代表性品种有SH363、SH361、三瑞9号、新食葵5号、三瑞3号(抗列当)、HZ2399、龙葵1号等;油葵代表性品种有矮大头HZ001、新葵27号及23号等系列、三瑞1号、T562、先正达S606 、AD567、AD606、NH2202、中油杂2号等;观赏葵代表性品种有黑天鹅、醉云长(Vincent)、红柠檬、月光等。
向日葵常见病虫草害
向日葵植保与常用产品
1.向日葵植保三大痛点:列当、黄萎病、菌核病。前两者属于″无药可治″,后者属于发生普遍、危害面广、损失大。
1.1.列当:向日葵列当防控除了常规农业措施,诸如调运检疫、轮作换茬、秋后深耕、清洁田园等手段外,比较现实的植保手段首选抗列当品种,其次做好土壤封闭除草,也可苗后用草甘膦定向涂茎杀灭。
1.2.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无特效药,土传为主,主要靠种子处理、轮作换茬预防。除枯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有较好防效外,化学农药中咪鲜胺、噁霉灵、萎锈灵、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戊唑醇、氟啶胺等对大丽轮枝菌的活性较高。
1.3.菌核病:分根腐(立枯)型、茎腐型、叶腐型、花腐(盘腐型)等4类,主流用药包括咯菌腈、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嘧霉胺、腐霉利、菌核净、速克灵等。值得推荐的其它药剂包括百菌清、啶酰菌胺、噻呋酰胺、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等。中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可于发病前或初期,采取灌根防治根腐或茎叶喷雾防治叶腐、茎腐、花腐。
2.种子处理:种子包衣以及二次包衣对向日葵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均有较好防效。常用药剂有噻虫嗪、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萎锈灵、福美双、嘧菌酯、精甲•咯菌腈、丙硫菌唑、戊唑醇、噁霉灵、精甲霜灵等的多元混剂。
3.除草剂:主要包括播前灭茬、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处理三个窗口期。整地前10天左右,如果田间杂草较多,一般需做一次灭茬处理,选择草甘膦、草铵膦配2,4-滴、烯草酮,全田均均喷雾一次,用药量、配药种类需根据田间草相、密度、大小等灵活掌握。整地、开垄后,于播种前或播后苗前,做一次封闭处理,选择氟乐灵、仲丁灵、二甲戊灵、精异丙甲草胺等均匀喷雾土壤,特别推荐砜吡草唑替代常规药剂,药效好、杀草谱广、安全性高。苗后除草一般选择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草酮等于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个别田块阔叶杂草较多时,可选择丙炔氟草胺、2甲4氯、灭草松等,严格定向喷雾,避免漂移到向日葵上产生药害。
4.主要病害及防治药剂:
4.1.锈病:担子菌纲,常规药剂以三唑类为主,发病较重时,可选择更加高效、广谱的新型药剂予以防治,比如丙硫菌唑、丙硫•戊唑醇、丙硫·肟菌酯、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
4.2.霜霉病、白锈病:卵菌类病害,常用药剂甲霜灵、霜脲氰、百菌清等。发病较重的区域,可选择氰霜唑、氟吡菌胺、氟噻唑吡乙酮、四唑吡氨酯等更加高效的新型药剂。
4.3.其它真菌病害:褐斑病、黑斑病、叶枯病、黑胫病(子囊菌,主要在新疆)等,属于偶发性病害,可选择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唑类与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DHI类混配的药剂,比如丙硫•肟菌酯、氟吡·肟菌酯、氟唑•嘧菌酯等。
5.主要虫害及防治药剂:
5.1.蓟马:近年发生越来越普遍,发生重、难防治。除可选择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等烟碱类单剂或与菊酯类混剂外,还可选择敌敌畏、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环丙氟虫胺等单剂或混剂,在蓟马活动频繁时间段进行充分周到喷雾。
5.2.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除做好种子处理外,还可在苗期虫害较重时,选用甲维盐·氯氰+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喷淋。
5.3.食叶、钻蛀性害虫:葵螟、草地螟、象甲、双斑莹叶甲、金龟子等。常用药剂有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啶虫脒、高氯氟·噻虫嗪(胺)、虫螨腈等,新型高效、一药多用药剂推荐溴虫氟苯双酰胺(格力高)、环丙氟虫胺、溴氰虫酰胺等,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均有效。
特别提示:向日葵是重要的粉蜜源作物,蜜蜂种群多、活动频繁,用药(特别是杀虫剂)应当提前控制,避开花期用药、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时段用药,减少对蜜蜂的伤害。
来源: 公众号:行者无疆的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