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七大关键词,一览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大势

2024-11-01 15:23690

全球生物育种蓬勃发展,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快推进,扩面提速。生物育种产业化如何更加蹄疾步稳?企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趁势而上?


透过七个关键词,一览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大势。

 

一、加快步伐

 我国农业转基因工作已到了以产业化应用为主线,加快成熟品种推广应用的关键时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是党中央从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以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已成为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和引领作用。
我国鼓励生物育种原始创新,促进新基因、新技术、新产品发展,促进转基因性状和优势品种集成。目前,两批共计64个转基因玉米、17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审定。配套法规制度基本完善。围绕品种研发、品种审定、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制修订法规规范29个,构建了与产业化应用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二、自立自强
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在转基因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转基因研发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据了解,目前我国20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1个获得美国农业部上市许可;7个抗虫耐除草剂大豆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1个获准在阿根廷商业化种植。
我国转基因玉米研发能力大大增强,目标基因和转化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抗除草剂研发水平能够与国际抗衡。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海楠说。
在基因编辑领域,新型底盘核酸酶Cas12iCas12j两把基因剪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获得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日本等发明专利授权。目前,我国自主基因编辑底盘核酸酶已经进入产业应用阶段,利用自主底盘核酸酶开发了基因编辑产品高油酸大豆,为首个获得安全证书的基因编辑产品。
三、提质增效
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实践证明,生物育种在虫口夺粮、减损增产、轻简除草、节本增效等方面优势明显。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北京创种科技CEO、大北农生物技术总裁刘石说,通过促进产量提高、品质提升、耕作方式改变、效率提升、种业发展提速,生物技术将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例如,产量方面,抗虫基因可避免或减少虫害带来的损失,在普通年景可挽回产量损失8%~12%,虫害大爆发年景可挽回更多损失。品质方面,以玉米霉菌毒素为例,根据国外的多年测试和统计,生物技术可减少玉米霉菌毒素80%以上。此外,耐草技术极大促进免耕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如何更好发挥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效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邱丽娟建议,加快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研发,包括加大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力度、加快转基因品种的测试和审定;推进农业种植技术的变革,因地制宜推广转基因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促进免耕、密植、大豆玉米轮作、复合种植等生产方式变革;构建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应用体系。

四、企业引领

企业作为创业创新的主体,是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一批企业根植科研,深度布局转基因、基因编辑产业化。大北农生物育种领域优势明显。转基因玉米、大豆国内领先,目前,大北农4个玉米性状产品,2个大豆性状产品获得国内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在全国审定的两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中,共有37个玉米品种使用大北农性状,占比58%
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的SEEDIT研发平台拥有自主可控核心知识产权,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体系。其自主研发的大片段精准插入技术,入选Nature 2024年度最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之一;基于AI开发全新的碱基编辑工具酶成效显著;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抗白粉病高产小麦已获得基因编辑安全证书。齐禾生科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赵天萌指出,大片段精准插入技术将重塑全球新一代转基因产品。
国投种业从研、育、繁、推布局,设立国投种业科创中心,控股投资隆平生物、国丰生物、国锐生物、丰乐种业,战略投资瑞丰生物、大北农生物、粮元生物,完成对生物育种产业核心企业、核心人才、核心技术全面覆盖。国投种业副总经理、丰乐种业董事长冯越表示,育种本质是基于种质资源、关键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品种持续高效迭代。国投种业致力打造种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将为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贡献力量。
五、加速整合
生物育种加快推进正为种业带来变革。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米院副院长何军光认为,随着国内转基因市场逐步开放,产业面临政策红利期,同时,基因编辑等新技术逐步成熟,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产业也面临新进入企业多、竞争激烈,原始创新不足,商业模式有待突破等诸多挑战。隆平高科从新基因、新机制、新作物、新模式入手,探索实现生物育种创新。
刘石表示,生物技术将极大加速中国种业的整合。在性状层面,将遵循三大公司定律,即由于技术的通用性,种子公司一般会在排名前三的公司中做选择;品种层面,小品种局部优势消失,品种数量急剧减少,大品种会自然扩大面积;公司层面,以小品种为基础的小公司会快速转型、被并购或消失。
六、质量控制
高质量种子的持续稳定供给,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保驾护航。
要把住品种端、种子端两个端口,培育优异转基因品种、生产高质量的转基因种子,将好品种转化为好种子。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所研究员易红梅说,在转基因品种区域试验中,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转基因品种因DNA真实性、转化体真实性和转化体纯度等不符合要求,从而达不到审定标准。实现生物育种种子质量控制提升,要树立全链条质量管理理念,在品种端,重点关注回交转育品种优良性状的保持;在种子端,通过种子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种子质量水平。2023年以来,我国种子认证实施意见、首批目录、实施规则和技术规范等制度性文件先后出台,种子质量监管进入发展新阶段。种子认证已成为保证转基因种子质量安全、实现转基因种子溯源管理的重要着力点。
提升种子质量,制种环节是关键一步。我国玉米制种主要采用人工去雄,制种呈现用工难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赵海铭介绍了智能核不育制种技术产业化推广研究,该技术具有免去雄,节省成本″″提升杂交种纯度等多项优点,目前正与合作伙伴联手推动产业化应用。
七、严格监管
生物育种产业化在严格监管前提下加快推进。
我国生物育种加快应用与依法监管并重。积极支持依法依规开展生物育种研发应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非法种植查处力度。
从全球来看,我国转基因评估与监管严格。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副总经理、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莹说,在我国,单一转化体获得批准后,育种复合性状依然需要取得安全证书的审批;而在美国、加拿大等,单一的转化体获得批准后,育种复合性状无需再次审批。品种审定方面,我国需要品种审定;美国没有国家层面统一的品种审定制度,转基因品种拿到安全证书便可以进入市场。
先正达集团全球建立并实施生物育种全流程监管与质量管理体系,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共创平台大客户部负责人孟庆会分享,先正达根据中国生物育种法规和标准、国际生物技术监管创优ETS原则、先正达集团全球生物育种经验,建立本土化生物育种全产业链尽责管理体系。其中,信息追溯和分子检测,是支撑生物育种监管的两大硬性指标。严格监管体现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监管,是监督管理;企业监管,是尽责管理。政府监管为企业监管提供约束性规范,企业监管为政府监管提供补充和落实。二者相辅相成,实现共同目标。


 

 

来源公众号:种业知识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BioConsortia获1500万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固氮菌全球上市
美国农用微生物制剂企业BioConsortia近日宣布,已从其长期内部投资者处获得1500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Otter Capital及其相关基金。至此BioConsortia获得的总投资额已达9500万美元。新资金将加速BioConsortia突破性的玉米固氮种子处理剂Always-N™的全球上市,并支持其位于加州戴维斯总部研发的推进。BioConsortia持续开发固

2025-08-0716

慕恩生物十年筑基破局内卷:蒋先芝博士如何打造全球生物科技新势力
十年筑基,初心如磐。2015年,怀揣″建立全球一流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平台″的信念,蒋先芝博士创立了慕恩生物。十年间,这家企业从5人团队发展成拥有300余名员工的国际化生物技术平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化菌种资源库。依托全产业链DREAM技术平台,公司不仅打造出多个国内首创、全球标杆的农业生物制剂,更前瞻布局″生

2025-08-0715

阿根廷批准1项转基因玉米和1项转基因大豆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
2025年7月29日,阿根廷经济部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秘书处批准了1项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和1项转基因大豆COR23134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上述转基因作物均由科迪华公司研发。转基因玉米DAS-Ø1131-3 × DP-91Ø521-2 × DP-2Ø2216-6 × DAS-4Ø278-9通过表达Cry1Da2、

2025-08-0716

生物营养种衣技术新突破!科迪华Lumidapt™ Valta™ LS将助力玉米均匀出苗稳增产
在玉米种植中,及时、均匀的出苗是促进季末获得更高产量的关键因素。农学家们早已观察到,当田间植株出苗延迟超过3至4天时,会导致可量化的产量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出苗时间差的增大,产量损失也会相应增加。原因在于,出苗较晚的″弱势″植株在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生长受限。近期,科迪华

2025-08-0629

农业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审批启用专用章!农业农村部公告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33号发布。根据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本级实施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核发″、″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加工、进口和广告审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8项行政审批事项,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行政审批专用章。1. 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

2025-08-0431

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更新转基因食品定义,以接轨国际监管
2025年6月4日,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正式通过提案P1055,对《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转基因食品″的定义进行了重大修订。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是将原有的、基于过程的″使用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定义,更新为基于结果的″转基因食品″定义,以便更清晰界定转基因食品。主要变更点包括:(1)定义基础变更:新定义基于食品

2025-07-3151

基因编辑落地河西走廊,齐禾生科与华美种子共建蔬菜作物新品种孵化器
2025年7月24日,北京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齐禾生科″)与酒泉市华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华美种子″)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在华美种子位于甘肃酒泉的公司总部签署了《品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应用全球领先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围绕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联合研

2025-07-2864

韩国批准2项转基因大豆和1项转基因微生物用于食品或饲料
2025年7月15日,韩国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公布了转基因大豆DP-305423-1×DAS-44406-6和转基因微生物DS003用于食品、转基因大豆MON94313用于饲料。转基因大豆DP-305423-1×DAS-44406-6由科迪华公司研发,通过引入fad2-1、2mepsps、aad-12基因以及pat基因,兼具耐磺酰脲类除草剂、2,4-D、草甘膦和草铵膦,以及提高大豆油酸含量

2025-07-25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
2025年7月11日,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指导下,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在京组织召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成立大会。20家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审议并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创新联合体章程》。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奔涌,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为代

2025-07-1592

欧盟转基因政策″半开门″!放行特定转基因大豆进口释放了什么信号?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剧,全球农业正积极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转基因(GM)作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因其具备抗逆、提质增产等特性,近年来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政策放行和市场认可。然而,欧洲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一直相对谨慎,其决策过程也尤为严格和透明。2025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

2025-07-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