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巴西:2024年航空植保产值达15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长25%

2025-07-01 20:2350

巴西农业航空业正迎来显著的扩张与现代化浪潮。据巴西农业航空公司全国联合会Sindag发布的《2025年空中农业经济与可持续性展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巴西农业航空领域仅有人驾驶飞机作业就创造了81.7亿雷亚尔(约合15.04亿美元)的产值。统计涵盖2722架有人驾驶飞机,覆盖作物管理的各个阶段,推高了每公顷喷洒作业的平均价格。该报告由经济学家、Sindag运营总监撰写,AgroPages提前获得了该报告内容。


基于对该领域50多家企业的调研,报告估算每架飞机的平均喷洒面积为每个收获季5万公顷。按此作业规模计算,研究预测2024年有人驾驶农业航空在巴西全国覆盖面积约为1.361亿公顷。

 

进口机队的增长是推动巴西农业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24年,进口机队增长了10.31%,显示出对外国飞机的偏好。然而,巴西本土制造的飞机在同一时期也显示出复苏迹象,增长了4.46%。报告指出,这一现状突显了农业航空的现代化和更新换代趋势,确保了生产者更高的运营效率。


804377136092499049.png

 

从2010年到2024年的机队分析显示,尽管经济和政治形势有所波动,但该行业仍在持续增长。该行业在2022年和2023年面临了一些挑战,但2024年的复苏表明,一个新的投资和技术创新周期开始了。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引入,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为农业应用提供了选择。


804373667757496049.png

 

此外,该报告还概述了自2010年以来该行业机队的增长情况以及到2028年的预测,涵盖了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以及经济影响、服务作物类型、飞机在植被灭火作业中的作用等信息。数据显示,未来三年该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16%。预期巴西机队将在未来几年超过3400架农用飞机,覆盖面积超过1.7亿公顷。同时,年收入预计将在同期突破100亿雷亚尔大关,巩固巴西作为全球农业航空第二大强国的地位。


804405642041498649.png

 

1.jpg

2025中国农药国际市场开拓交流会(CPEW) 报告嘉宾

聂宏远,大疆农业政企合作高级经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在2025年7月10-11日即将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农药国际市场开拓交流会(CPEW)中,聂宏远经理将就大疆在全球各地开展本土农业合作革新传统农业模式的经验进行分享。这不仅是中国农业解决方案服务全球的优秀案例,也是全球精准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大疆农业将和农化精英共同探讨农业未来发展和合作空间。点击了解更多会议详情。


b3c47e7444b823eeaade5c06247e41c1.gif


无人机:农业航空的新引擎

 

2021年至2024年期间,巴西用于农业的无人机机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从仅有的355架激增至7,832架。这一增长在该期间内超过了2,100%,突显了该技术被巴西农业部门的快速采用。数据显示,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机队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从当年的652架增长到2023年的3,605架,并在随后的一年中再次翻倍。

 

关于无人机的产地,中国无人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几乎垄断了最大批量的机型,如大疆(DJI)和极飞(XAG)系列。巴西本土品牌在该领域尚未占据显著份额。不过,像Xmobots、GTEEX、EFFORT TECH和SkyDrones等品牌也已崭露头角,显示出巴西本国产业在农业无人机制造领域初步的尝试,尽管其规模与中国在无人机市场的主导地位相比仍较小。

 

新一代农业飞机:开启精准农业新时代

 

在传统无人机增长的同时,一种新型飞机类别正在革命化巴西的精准农业。配备300升储液箱和固定翼技术的自主大型飞机,与传统的旋翼无人机相比,是一个显著的质的飞跃。这些平台融合了最先进的自主导航系统、高精度的机载传感器,并与实时监控平台相集成。这种组合使得复杂且大规模的作业无需机上飞行员即可进行,与传统设备相比,提供了更大的载荷能力和更优越的性能。

 

采用这些大型飞机需要制定新的法规,涉及飞行安全、与常规空中交通的整合以及专门认证协议等关键方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使用推动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农学建模、投入品使用的优化以及显著减少环境影响等领域的重大进展。这一技术的巩固有望彻底重新定义航空在当代农业中的角色,将可能性扩展到传统的喷洒和监测作业之外。在巴西,Pika公司作为为农业部门提供新一代技术解决方案的先锋而脱颖而出。

 

ESG实践:农业航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除了经济数据外,该报告还强调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实践的大规模采用。研究指出,该行业97%的公司已经实施了社会环境责任行动,其中93%采用了绿色创新,如精准软件、智能传感器和无人机辅助等。

 

研究强调了该行业在大豆、玉米、棉花、甘蔗、水稻和牧草等作物以及桉树和松树等人工林中的工作,并且强调了农业航空在害虫和火灾控制、播种以及难以到达地区的应用等领域的战略作用。据Sindag称,这些ESG行动使巴西农业航空成为食品保障、环境控制和巴西农业可持续性的主角。

 

Sindag董事会主席指出,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农业飞机制造商的客户。但是,其仍然面临着改善公众对农业航空领域的认知——这只能通过透明度、对话和可靠的数据来克服。


804355085477493549.png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Trabotyx推出荷兰首款商用激光除草机器人
荷兰初创公司Trabotyx于近日正式推出荷兰首款商用自主激光除草机器人——TOR,标志着欧洲激光除草技术迈入商业化实操新阶段。该设备于 6 月 18 日在荷兰 Flevoland 省 Dronten 镇的有机农场 Van den Dries 正式发布,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机械割草或化学除草剂,TOR 使用蓝光二极管激光精准打击杂草,有效破坏其光

2025-06-2563

哈工大″AI+农业″概念验证纬尔科技智能垄间除草机器人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智慧农场概念验证中心″召开首次现场会暨智能垄间除草机器人验证示范会。据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智慧农场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优势,聚焦″AI+农业″,结合黑龙江省农业产业优势和特色,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打造智慧农场、智能农机

2025-06-2355

Robcam:用 AI 精准捕捉害虫动态,助力智能植保
据悉,Royal Brinkman与Robtelli正在联合推出Robcam智能监测设备。这款基于AI技术的自动检测仪可识别害虫与益虫,将传统人工捕虫板监测(通常每周仅能巡查一次)升级为每日自动扫描。通过显微摄像头与LED照明系统,Robcam能以超高精度捕捉蓟马、粉虱、蚜虫等害虫动态,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并加速决策,实现更高效的作物保护。每

2025-06-1282

科迪华AI创新:用″预测、特定性和设计″ 取代随机性、偶然性
科迪华农业科技副总裁布莱恩·卢茨博士日前展示了科迪华AI技术通过″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对蛋白质和分子进行建模,大幅加快新作物保护产品的开发。传统作物保护分子研发如大海捞针:解析一个蛋白质结构需数月、耗资数万美元,而一种害虫体内可能存在数万种蛋白质。如今,这一瓶颈已被AI突破——借助先进模型,仅需几秒即

2025-06-1287

农业垂直领域AI大模型″穗问″2.0发布,病虫害识别精准度可达95%
5月22日,电科太极所属国海信通基于″小可″大模型研发的农业垂直领域AI大模型″穗问″2.0正式发布,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数智新动能。全新升级的″穗问″大模型采用多智能体协同架构,具备文本理解、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数据融合等多模态能力,整合了数百种农作物生长数据,将选种、种植、养殖、气象等农业全场景细分为精准模

2025-06-1195

国内首个旱区农业大模型——″后稷农业大模型1.0″发布
5月30日,″后稷农业大模型1.0″发布会暨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研讨会上,该项目负责人、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农业数智化现代产业学院院长阮俊虎介绍了″后稷农业大模型1.0″的研发背景、技术架构、未来规划、使用功能和应用场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届生命学院

2025-06-06110

AI 农艺师登场:AI 遇上农业,是精准农业的新引擎还是 ″空中楼阁″?
在数字农业的讨论中,人工智能已从″遥不可及″的高科技逐渐转向″工具箱中的一员″。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如今都内置了AI能力,比如识别田间杂草、推荐农药方案甚至生成申请补贴的文本。从Google Lens到Apple的Visual Lookup,再到各种聊天机器人,AI的″渗透″几乎是无声完成的。但问题是,人工智能真的能成为农民的技术顾

2025-06-0699

极飞科技发布两款农业无人车新品,为果园、大棚等复杂场景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
6 月 5 日,极飞 科技 R 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极飞科技创始人兼 CEO彭斌在以″智能农场,新秀登场″为主题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极飞 R100 与 R200 2025 款农业无人车,这两款新品将为行业带来更加安全、精准、智能的地面植保解决方案,推动极飞″智能农场″技术生态再升级。自 2020 年率先推出农业无人车平台以来,极飞持

2025-06-06129

″奇稷(QeeG)大模型″——全国首个在农业领域具备千万量级知识资源的大模型发布
2025年5月30日,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北京农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围绕农业大模型、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智能装备、AI育种、自主无人系统等5大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奇稷(QeeG)大模型。据悉,该模型由赵春江院士团队研

2025-06-03130